第003版:两会解读

以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及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解读

    2022年是荆州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开局之年,也是六届市政协全面落实党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聚焦提质增效强化履职作为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在中共荆州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中共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注重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积极有为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奋力书写新时代荆州政协事业发展新篇章。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市委将政协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督办政协重点提案,对政协重要履职成果作出批示。

    ●市政协党组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出台《关于加强中共党员委员联系非中共党员委员工作方案》。

    ●依托专门委员会组建9个中共党员委员活动小组,探索建立活动小组负责人列席政协党组会议制度,实现党的组织对中共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

    ●9个活动小组开展“书香政协”读书活动48次,委员交流发言390人次,提交心得体会文章185篇。

    ●健全以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常委会议专题学、委员培训集中学、界别小组重点学、网络平台线上学、读书群内交流学等相配套的学习制度体系,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审议通过《关于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决议》。

    围绕中心促发展

    ●以“落实‘六比六看’,打好‘招商阵地战’”“推进大学城建设,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为题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建议案》,得到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中心城区水生态修复”等开展民主监督和持续跟踪研究。

    ●投身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带队赴外地招商引资,签约重大项目34个,投资金额293.4亿元。

    ●牵头或参与负责科教创新中心指挥部、“五个重大”项目推进工作,积极推动综合保税区建设。

    ●出台《关于深入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示范点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两轮“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案例观摩活动,打造了一批务实见效、可复制推广的经典范例。

    ●将“一线协商”融入“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政协委员提交民生提案216件、解决民生难题177件、办成民生实事169件。

    守正创新求实效

    ●召开全会1次、议政性常委会议2次、双月协商座谈会4次,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活动2次,组织其他各类协商议政、民主监督活动80余次,向省政协和市委报送社情民意信息43篇,收到提案475件,立案提案办复率和提案人满意率分别为100%、98.3%。

    ●创新专门委员会工作机制,实现委员服务联系全覆盖、中共党员委员联系非中共党员委员全覆盖、各级委员联系基层地方全覆盖、参与全体会议之外政协活动安排全覆盖。

    ●在全市建成委员工作室126个、界别委员活动小组30个,在乡镇(街道)建实三级政协委员基层履职平台287个。

    ●对标调校、系统修订协商议事工作制度20余件。

    ●聚焦省政协共性指导议题“推进323攻坚行动落实落地”“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联合调研及界别协商活动。

    ●推动出台《荆州市助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荆州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实施方案(2022-2024)》,促进我市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综合服务平台成功上线运行,并为557家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荆楚文化挖掘与弘扬”两场双月协商座谈会采取同步网络协商方式,4.7万余人收看,1.6万余人互动点赞,在线留言1500余条。

    ●9个专门委员会对应联系26个民主监督小组,聘请78名政协委员担任市直执法执纪部门特约民主监督员。

    ●首次实行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双考评、双挂钩”,在全省提案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得到省政协高度肯定。

    团结民主聚共识

    ●积极参加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通报《荆州共识》落实情况,以“立足资源禀赋深化联动协作打造区域“双水双绿”产业发展样板”为题作主旨发言,协商达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共建洞庭粮仓”的《益阳共识》。

    ●参加湘鄂渝黔4省市17个市州及76个县市区政协“助推红色旅游发展”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共商共建红色旅游区域协作机制,推进湘鄂渝黔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做好宜荆荆恩政协主席联席会第二次会议参会筹备工作,提交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组织政协委员赴九江参加长江流域市(区)政协“喜迎党的二十大”书画联谊,牵头举办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40周年纪念展。

    ●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无党派人士参加市政协组织的专题协商、民主监督等履职活动32场次;提交大会发言61篇,占总数的71%;提交集体提案31篇,占总数的100%;报送并被采用社情民意信息24篇,占总数的56%,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工作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就“落实新时代宗教工作要求,引领荆州宗教工作依法规范”开展界别协商。

    ●赴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洪湖市老湾回族乡调研指导,推动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召开“挖掘名校资源,推动资智回荆”专题协商会,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资智回荆”工作的建议》,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建议内容被市委人才办吸纳采用。

    ●开展港澳台侨企业摸底调查,围绕促进侨企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召开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委员座谈会。

    ●接待外省、市政协来荆调研、考察16批次。

    履职尽责谱新篇

    ●市政协委员开展重要履职活动1674人次,在政协相关会议上发言362人次,开展团结联谊活动4027人次。

    ●涌现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甘辉芳 、全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张新珍、全省教研名师赵春芸等一批先进典型,许小兰等6名政协委员获“湖北省优秀政协委员”荣誉称号。

    ●市政协机关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全市党建工作优秀单位等。

    ●升级改版《荆州政协》杂志,在国家、省级平台发表理论文章、专题报道21篇,在“湖北政协”微信公众号发稿310余篇,发稿数量市本级排名、市县综合排名均居全省第一,宣传信息工作进入全省政协系统第一方阵。

    ●荆州区政协发挥多类型委员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

    ●沙市区政协深入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人民政协报》专题报道其经验做法。

    ●江陵县政协推进委员履职量化登记考评。

    ●松滋市政协规范乡镇(街道)政协联络组机构设置。

    ●公安县政协构建“政协党组+机关党组+联络小组功能性党支部+中共党员委员联系非中共委员”组织体系。

    ●石首市政协助力建设鄂南湘北跨省协作示范区。

    ●监利市政协以“书香政协”建设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洪湖市政协助力打造地方饮食文化品牌。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