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两会解读

第004版:两会解读

奋斗创造奇迹 缔造美好明天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下)

    2023年工作建议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强力推进宜荆荆都市圈和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一年。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六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长,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展现更大作为。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单位GDP能耗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我们稳中求进,准备这样干——

    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打造江汉平原先进制造业中心

    坚持工业优先不动摇。全面强化“链长制”,推进11条优势产业链扩规增效。靠前服务367个预增产值过2000万元和96个过亿元以上增长点,力争工业投资增长30%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3500亿元以上。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项目400个,力争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5%以上。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0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省级40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0家。加强质量、品牌强市建设,新增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2个。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家。新增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两化融合贯标认定企业20家、省级上云标杆4家、省级5G全连接工厂4家。

    切实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积极探索专业化、市场化招商新模式,优化招商考核体系,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00个。深化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提高项目落地转化率,力争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2%以上。

    全力实施市场主体壮大工程。引导金融系统向市场主体合理让利,新增贷款350亿元,“4321”等新型政银担模式增长30%。提升产业基金投资效益,市场化基金总规模超100亿元,滚动投放44亿元。

    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062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90亿斤以上。争创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市,新建高标准农田57万亩以上,提质改造28万亩以上。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0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各新增1000家。

    实施加工业三年倍增计划。重点发展特色水产、优质稻米、菜籽油、生猪4条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4:1。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

    建设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在荆州高新区建设年交易量1600万吨、交易额1000亿元的国家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织密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交通网络,推进复兴大道西延、428省道改扩建等12条主次干道建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力争2个县市区村级非经营性债务全面清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引领 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实施创新引领行动。高水平运营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高标准建设荆州科创大走廊,加快形成集研发集聚、产业孵化、资源共享为一体的创新策源地。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力争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60亿元以上、知识产权抵押融资突破5亿元。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支持长江大学“双一流”建设,完成荆州科技学院验收,加快中医药高专升本进程,推进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新校区、荆州中学新校区、长江大学沙市附属中学等项目建设。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6所,新增学位1.3万个。新增婴幼儿托位2000个。

    厚植人才第一资源。开展“招硕引博”“才聚荆楚·凤鸣荆州”“我兴楚乡·能人返乡”等系列引才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000名。出台高技能人才培育实施意见,创新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持续提升大中专毕业生留荆率。上线“人才码”,让各类人才享受更加优质便捷服务。

    着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加快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环境

    守住流域安全底线。谋划实施26个重点水利项目。开工洪湖分蓄洪区东分块安全建设工程,加快实施三峡后续河道整治,除险加固洈水、太湖港2座大型水库。开工建设沮漳河流域系统治理工程,提升西干渠、洈水河等9条中小河流泄洪能力。实施改造节水、设施活水、安全饮水等系列工程,加快推进下内荆河、颜家台、太湖港等灌区现代化改造,新改扩建外排泵站14处,实施5项农村供水提标升级工程。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推进中心城区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提质增效,大力改善西干渠、豉湖渠水环境质量。深化挥发性有机物和工业园区无组织排放废气治理,持续抓好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行动,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加快山水项目建设进度。新开工白水滩湿地保护修复、洪湖沉水植物种子库保护建设等6个子项目,续建丁家咀水库备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等33个子项目。

    重点推进荆州区菱角湖国家湿地公园湖滨带生态修复、沙市区柳林洲段岸线生态修复、经开区生态水网连通等区域生态移民等工程,确保总体进度达到70%。

    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快建设江汉平原生态宜居城市

    加快共建宜荆荆都市圈。打造宜荆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共建“当枝松宜”绿色化工园区。促进人社、教育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实现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公积金互认互贷、养老服务资源共享。

    加快跃升中心城区能级品质。实施199个中心城区政府投资项目。大学城启动“两横三纵”道路建设,重点推进科创大厦等22个项目。城市新客厅启动“五横四纵一通道”建设,重点推进产业创客中心等13个项目。古城小样板重点推进“两街一馆”等7个项目。打通荆江大道,加快建设太湖港北路、明珠大道西延线等主次干道。新建口袋公园15处,新增城市绿地15万平方米,消灭城区所有断头路,改造升级农贸市场19个。新建城市驿站12个。新改建排水管网14公里。争创国家级海绵城市示范市。新建5G基站1800个以上。新增停车泊位6800个。

    加快实施强县工程。支持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建设郊区新城、卫星县城、专业功能县城。支持松滋市冲刺全国百强、公安县冲刺全省二十强、江陵县在全省快速进位。支持各省级开发区“二次创业”,推进8家化工园区规范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推进监利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

    着力推进扩大内需战略 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想方设法扩大有效投资。接续抓好“五个重大”项目策划包装申报,确保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50个、续建亿元以上项目482个,重点抓好34个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启动荆州高铁西站前期工作,开工二广高速荆州绕城段,确保荆州火车站北站房主体工程完工。

    想方设法恢复提振消费。开展“欢购荆州”等系列促销主题活动。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2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0家。着力打造10条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游、度假游,全力创建国家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力争接待游客6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50亿元。

    想方设法强力推进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建设。开工“一路四港三线一园”等18个铁水联运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铁水联运物流中心、松滋丽源码头。开工建设木沉渊疏港铁路、公安经济开发区铁路专用线、石首港多式联运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松滋港铁物流园。力争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煤炭交易量突破1200万吨、铁矿石交易量突破600万吨。

    着力推进对外改革开放 加快形成内陆开放新沿海

    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新增“一事联办”事项60个。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全市通办”事项拓展至190个。扩大电子证照应用至10个领域。构建不动产登记统一通办平台,提升电子证照库、大数据能力平台等应用水平。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更大力度推动重点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出台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五年计划。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实施细则,以正向激励促进市区、市县收入共同增长。支持公安县、松滋市建设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加快补齐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短板,建立职工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更大力度提升开放功能。启动综合保税区综合评估。深入对接国内、省内供应链头部企业,积极搭建大宗货物交易平台,力争完成贸易额10亿元以上。大力培育医药化工、石油装备、机电设备、汽车零部件等外贸新的增长点,新增出口破千万美元企业5家以上。深化“单一窗口”,加强通关一体化建设,力争进出口总额达到2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7000万美元。

    着力推进民生福祉改善 加快提高人民幸福生活品质

    树牢民生情怀。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912套,改造老旧小区770个、棚户区房屋3194套。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全面实行“医养结合”,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免费为10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建成中心城区公益性公墓,实现中心城区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全民免单。

    建设健康荆州。支持6家市级医院分专业创建1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完成荆州中心医院城中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推进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

    繁荣文体事业。举办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羽毛球邀请赛、中国龙舟公开赛、荆州马拉松、市第六届运动会等系列活动。建设脱水漆木器、简牍、有机质文物保护修复国家基地。建设国家羽毛球荆州训练基地,新建全民健身体育场所56个。

    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建成消防基层治理服务中心27个。完成“平安城市”三期暨雪亮工程一体化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化反诈禁毒重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