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马骁 通讯员 李凯丽 安居乐业是最核心的元素,更是幸福的底色与基石。 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这是一座城市的不变初心,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维护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奠定基调。 “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将百姓的幸福,绘出了别样的色彩。 近年来,荆州区住建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工作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诉求,打造“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共同缔造”模式,切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更优,在社区大小事务上更有话语权,让“小家”与“大家”的联系更紧密。 一幅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壮美蓝图,徐徐展开。 以人为本 躬身问民立足“谋” “周围的邻居许多都在私自搭建,小区的公共空间都被占啦,可以想办法吗?” “我们小区的停车位紧张,能不能多增设些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题?” “小区的下水道老是堵塞,污水经常漫出来,能不能帮忙解决?” …… 当荆州区将怎样改造小区的“话筒”交到了居民手中,他们会如何发声? 这是一隅古老与现代,工业与农业相交织的城区,大量小区建成时间早、历史遗留问题多、基础薄弱、房屋建设标准不高,道路破损、停车位不足、管网老化破损等问题不断凸显。 改造,迫在眉睫。 近年来,荆州区住建局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首先将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政府统筹协调、社区具体实施、居民全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居民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的参与热情。 为确保决策工作接“地气”,荆州区在前期充分开展调查摸底,通过各类渠道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需求,积极宣传引导发动,形成意见建议台账。 经过多方现场踏勘论证,酝酿形成荆州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总体方案、年度计划和改造导则,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荆州区新民社区砂石厂小区属原荆州市砂石公司的职工宿舍,空地变菜地、停车难、老旧水管漏水严重、垃圾无人清理……这些都是这里的居民面临的现实难题。 借着老旧小区改造之机,该小区让居民主动参与小区自治,坚持“留改拆”并举,进行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人性化的做法得到居民充分肯定。 砂石厂小区的改造,只是荆州区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荆州区住建局结合各小区实际,坚持先民生后提升,明确整治改造的内容和重点,进行“菜单式”精准设计,向小区居民提供基础类若干小项改造“菜单”。 有了“菜单式”的设计,有了“一区一策”的规划,荆州区住建局还在入户走访和广泛征求街道、社区、居民代表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基础设施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安防消防设施提升、房屋维护修缮、长效管理落实五个方面开展,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招标管理、统一质监监督、统一验收交付“四统—”的“套菜”路子,也降低了管理成本、保证了工作质量。 从政府部门唱“独角戏”到“多元参与”,居民通过参与“菜单式”设计,共同优化改造方案,让居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顺心,舒心。 全民参与 共同协作聚力“改” 改造之路,纷繁复杂。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工程,涉及到多部门、多社区、多街办。改造中,荆州区住建局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协同作战、合力推进,形成了住建部门统筹、多部门协作、街道推进、群众参与的老旧小区改造和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机制。 强力“拆”。城管、街办社区强力推进拆违治乱,全年拆除违章建筑1041处182561平方米。 贴心“服”。民政、卫健部门针对老旧小区医疗卫生服务短板积极争取项目支持,逐步推进中心城区27个社区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卫生服务站布点全覆盖。 用心“划”。商务部门积极制定智能微菜场、生鲜经营店的点位规划。 加速“改”。资规、电力、供水、供气和通讯等单位共同协调,实现改造和水电气网迁改同步进行,全面提高老旧小区改造进度。 …… 拆违、场地重整、停水、停气、停电、断网、噪音……小区改造的同时伴随着种种不便。 面对诸多问题,需要大家共同行动,共同参与。 “环境在变,人的心态也在改变。居民自觉性越来越强,从不管不问的“局外人”转变为勇挑重担的“主人翁”。新民社区砂石厂小区居民艾正柱说。 近年来,荆州区充分激发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带头拆除违建的院落、厨房等,配合社区宣传政策,动员邻里共同为小区改造贡献力量。 志愿者及时与施工队沟通,掌握停水停电信息,在小区群里提醒大家做好准备,对改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施工方反馈。 居民全方位、全过程对改造施工、质量管控等进行监督,在社区的协调下积极解决争议问题,有效形成共识。项目验收过程中,邀请居民代表参与,共同对改造效果进行评分。 通过发挥居民的主人翁作用,使他们成为小区改造的最大受益者、最积极参与者和最终评判者,实现从“政府主导”到美好生活“共同缔造”。 这不只是人居环境,也是居民心态的一次”华丽蝶变”。 创建为民 党建引领齐抓“效” 隆冬腊月,老南门外,虽天气寒冷,但护城河畔水光潋滟、风光无限。 通过改造,昔日的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草木茂密葱茏,健身区欢声笑语,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这么多年的老社区能被改造成这样,真不容易啊!”已在城南高新园新民社区居住了26年的雷月新思感慨万千。 成果由辛勤,守成更不易。 如果不加强后续管理,小区很容易又会变回‘脏乱差’。 近年来,荆州区坚持“党建领航,先锋示范”,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联合组织部、街办等部门,以党组织为纽带,提升组织力量。 织密街道、物业、居民三方联动网络,加快推进“红色业委会”和“红色物业”建设,努力实现“微”处发力、“治”出美好、“理”动民心,构建共建、共管、共享、共治的长效机制。 目前中心城区523个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委员中党员占比超过70%,通过形成“支部引领、党员担当、发动群众”的治理思路,筑牢小区治理根基。 老旧小区的管理,历来是一个难点。 荆州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居民自治与物业管理相结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 引导居民成立业委会,牢牢抓住党建这个总引擎,充分发挥网格员、党员居民、志愿者等作用,健全小区管理服务机制,合力抓好小区日常管理、邻里协调等工作,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努力营造文化生活丰富、人际关系和睦、环境安全和谐的幸福社区。 此外,荆州区积极引导老旧小区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规范物业服务评价体系、完善淘汰退出机制,保障业主合法权益,努力构建“环境改善、服务到位、制度健全、群众满意”的物业管理服务格局。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荆州区累计改造老旧小区95个,建筑面积149.62万平方米,楼栋1156栋,将老旧小区改造的这项好政策成功惠及16236户居民。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面对发展新阶段、新局面,荆州区住建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城乡形象和发展品味。在发展速度与建设激情的碰撞下,不断将美好生活的幸福蓝图绘就的更加多彩,在新的征程上,为人民群众实现住有所居,乐有所居而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