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协荆州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期间,全体政协委员、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推进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及荆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运用提案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截止2023年1月7日12:00,大会共收到提案362件,其中委员提案303件,集体提案59件。依据《政协荆州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经审查,立案241件,并案70件,转意见建议48件,撤案3件。在立案提案中,经济建设方面102件,占42.3%;政治建设方面16件,占6.6%;文化建设方面20件,占8.3%;社会建设方面93件,占38.6%;生态文明建设方面10件,占4.2%。反映比较集中的建议:一是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荆州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华中预制菜之都、实施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电商经济发展、贯彻落实粮食安全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等;二是助力改革不断深化,包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加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科创人才集聚洼地、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三是助力文化繁荣兴盛,包括打造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推动产教融合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荆州段建设、弘扬湘鄂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全方位提升城市旅游品质等;四是助力民生持续改善,包括践行“共同缔造”打造智慧和谐社区、完善城市交通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心理援助服务等;五是助力建设美丽荆州,包括推进四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市政公共用水管理、降低城市“白色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 总体来看,本次会议提案主要具有三个方面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突出思想引领,政治站位进一步提升。提案体现了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筑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基础;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政治属性,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保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二是突出中心大局,履责意识进一步增强。提案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聚焦推动“四化同步”、主攻“四大目标”、实施“四大会战”,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言献策,提供“政协方案”;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关注“急难愁盼”,增进人民福祉;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问题,建发现问题之言、献对策措施之法、提建章立制之策。三是突出质效原则,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会前广泛协商、充分准备、认真选题,会中细化分类、严格标准、逐级审查,有力促进了提案质量提高。提案覆盖面广,多数提案针对性、可行性较强。收到集体提案59件,占比16.3%,同六届一次会议相比,提高了6.7个百分点。 大会闭幕后,提案委员会将对本次会议提案作进一步分类整理和修改完善。对已审查立案的提案,将按有关规定交由承办单位办理。对未立案的提案,将作为意见和建议转送有关部门参考或以适当方式处理。本次大会提案截止日期以后收到的提案,将作为平时提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