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讯员 李振 长江之滨、小城大爱的监利,有这样一个优秀的纪检监察团队,他们心系“国之大者”,治“粮耗子”、打“保护伞”、拍“蝇贪”,护航高质量发展,以惩腐肃贪的良好成效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在监利落地见效。 这支团队就是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监利市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 2020年以来,他们处置问题线索75件,立案查处43人,其中办理省市纪委交办件5件,办理留置案件6件,移送司法机关6人,共追回违纪违法资金400余万元。 严查“粮耗子”护好“粮袋子” 2021年11月,省委对粮食购销领域开展专项巡视,巡视期间向监利移交了该市粮食系统相关问题线索,这些线索受到上级领导高度重视。时间紧、任务重、线索复杂,千斤重担谁来挑?刚刚办完扫黑除恶案件的第三纪检监察室,主动接过了这个艰巨任务。 面对复杂案件,他们毫不退缩,经过认真分析,及时调整调查方向,从湖北健良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某身上找准突破口。2022年1月,雷霆出击对其采取留置措施,这是荆州市办理的首例粮食领域留置案件。随即,辗转30多个地方,调取近万份资料,走访60余家粮食企业,揭开监利粮食系统腐败“窝案”的盖子。而后乘胜追击,对监利市发改局原仓储与产业发展科科长李某、监利市发改局副局长沈某采取留置措施。他们紧盯“靠粮吃粮”腐败问题,深挖细查涉粮问题线索30条,立案查处党员干部23人,追回涉粮资金326.7万元,形成了强大纪法震慑。 他们不仅大力查办案件,还认真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对粮食购销领域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向监利市发改局制发《监察建议书》3份,帮助梳理粮食系统11个廉政风险点,督促制定或完善《“优质粮食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监利市超标粮食收购处置实施细则》等制度12项。 当好“急先锋”深挖“保护伞” 群众举报监利市公安局荒湖管理区派出所原所长杨某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杨某先后在4个乡镇(管理区)担任派出所负责人,关系错综复杂、案情时间久远。面对这个难啃的“硬骨头”,他们主动请战,当好扫黑除恶“急先锋”。 杨某从警多年,反侦查意识强,对抗审查调查,案件一度陷入僵局。为彻底突破案件,该室成员调整战术,从杨某的家庭出身、成长历程谈起,唤醒其良知;抓住群众对杨某痛恨这个关键点,走访10个乡镇、50余名群众,收集大量证据,一步步攻下难关,啃下“硬骨头”。2020年3月,杨某以徇私枉法罪、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受贿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两个月。 整治“微腐败”狠揪“小蝇贪” 民有所呼,他们必有所应。省纪委监委交办监利市桥市镇某村原村支部书记吴某的相关问题线索,吴某利用家庭宗族势力,长期把持村“两委”政权,干扰现任村“两委”班子履职,侵占村集体“三资”。 由于涉及村民大多外出务工,难以找人核实;时间跨度大,很多当事人年事已高或已去世,案件取证困难重重。第三纪检监察室主动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他们白天走访群众,挨家挨户敲门,苦口婆心宣讲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法;晚上分析财务票据,终于理清了村里十几年的财务资料,锁定核心证据。一个多月时间就高效办结案件,为村民讨回了被侵占的资产,吴某也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