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特别报道

第008版:特别报道

刮骨疗毒治顽疾 激浊扬清抓整治
——2022年荆州市中小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工作纪实

    □记者 沈微 解慧 通讯员 李晓锋

    2022年,按照省纪委监委统一部署,由省教育厅牵头,在全省组织开展第二轮中小学校食堂服务保障学生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我市充分汲取第一轮专项整治经验教训,市委、市政府高位推进、强力督办,市纪委监委全程监督、“刮骨疗毒”,市教育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组建专班、深化整治。2022年,全市先后开展第一轮整治“再来一遍”、“教育双优化”百日攻坚行动和第二轮专项整治三次系列活动,并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持续深化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大力提升学校食堂服务保障能力,着力建设规范食堂、清廉食堂、满意食堂。

    “谋深”为先 下好一盘棋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荆州是教育大市,全市有中小学校食堂562所,服务保障约54万名中小学生进餐。开展食堂专项整治尤为重要。

    去年5月份,记者到松滋市黄杰小学探访,当时正逢家长开放日,不少家长到校参观。“在黄杰小学上学,我们家长很放心。校园景色美如画,食堂饭菜色香味俱全。”六(9)班学生黄宇辉的妈妈发自内心地赞叹。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只是我市教育系统扎实推进中小学食堂服务保障学生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再次把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6月22日,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扛起专项整治主体责任,坚决纠正损害学生利益的行为。市政府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工作,提出“提高站位、深入治理、严肃问责”工作要求。市纪委要求专项整治要做到“八有”(有部署、有方案、有数据、有案例、有典型、有经验、有成效、有位次)。

    闻令而动,使命必达。市纪委监委靠前督导、全程护航,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日程表,及时指导和掌握专项整治进展,集中力量处理食堂委托经营监管不到位、重大信访举报案件、“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等突出问题。市教育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印发《荆州市中小学校食堂服务保障学生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成立以市教育局主要领导为组长、三部门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市市场监管局重点推进食品安全和“互联网+明厨亮灶”等工作,市财政局指导开设食堂专户和部署专项审计、财务检查等工作,并保持与纪检监察部门经常性联系沟通,部门协同形成专项整治的强大合力。

    “2022年以来,我们协同市教育部门开展多轮明察暗访行动,同时公开举报电话,突出问题整改,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案件线索。”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荆州市专门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会议,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将工作责任一一压实。

    7月25日和9月15日,市纪委和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向省纪委督查组汇报专项整治工作,得到充分肯定。

    “抓实”为本 画好路线图

    全面排查督办,坚决把问题整改到位。市教育局坚持务实、扎实、踏实抓整改,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将每一拳都落在实处。

    “请做好登记,测体温、洗手后,穿制服、戴帽、戴口罩进入食堂操作间。”放寒假前,记者来到荆州市实验中学城中校区食堂,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按照规范化流程进入食堂操作间。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倪磊介绍,实验中学城中校区食堂可容纳1200人进餐。为保障食品安全,学校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程序,实现“食品加工单行线”。

    “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压紧压实,才能将发现的问题连根拔起。”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一盘棋”思想,建立市局、县局、学校三级食堂包保责任制,并邀请省教育厅后勤办主任武文秀进行食堂管理相关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全市1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参加,为深入推进食堂专项整治奠定良好基础。

    为切实加强对县市区相关工作的指导,市教育局还专门编制《荆州市食堂专项整治指导手册》,发放到全市后勤管理人员手中,做到工作推动到哪里、指导就跟进到哪里,确保高质量完成专项整治各项目标任务。

    监利玉沙小学校长郭亚菊告诉记者,刚开始,学校工作人员都很迷茫,不知道食堂专项整治工作该怎么落实。《荆州市食堂专项整治指导手册》让大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扎实走好每一步,才能走得更长远。2022年6月,市教育局进一步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建立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县市教育局系统干部,学校校长、分管校长和后勤主任三级包保责任制,每位包保同志带着感情下基层、带着任务下基层、带着责任下基层,让每项工作“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

    此外,市教育局还建立周碰头、月推进、季调度、年结账制度,每周召开专班工作人员碰头会,了解各地各学校专项整治工作进展,下发重点工作提示进行督办。工作专班立足“监督”职责定位,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为切入点,全面梳理5类问题,找准专项整治的“靶子”,以“小切口”推动学校食堂领域问题整治“破冰”,确保整治取得实效。在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下,全市开展组织动员、专题调度和联合检查等工作,印发整改督办函10份。仅松滋市教育局就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成3个检查组、1个流动巡视组,在“回头看”阶段,用20天时间检查学校59所,发现食堂管理方面问题252个(主要是食品安全和食堂专项治理资料整理方面问题),并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其整改到位。

    “立行”为要 打好主动仗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荆州各地严格对标省纪委和省教育厅厅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精心谋划、精准实施、精细落实,推动食堂专项整治往深里走、往实里抓。

    自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充分汲取黄山头初级中学教训,坚决落实省市专项整治要求,通过市长热线、e线民生、来信来电等方式接受群众举报,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开展第二轮学校食堂整治,市专项整治专班及各地共受理校园食品安全信访件78起,全部办结,做到事事有回复、件件有落实,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2022年11月份,记者走访荆州区盟立红缨幼儿园,看到膳食委员会成员的一张张笑脸照片张贴在教学楼入口醒目处。为给幼儿们提供优质膳食,该园坚持“食材无存货”,食材每日新鲜入园、当日用完,仓库中仅存有调味料和米面粮油。“餐品安全卫生,烹饪方法科学健康,菜品每周不重复,孩子在园内用餐放心、满意。”成文瑶小朋友的妈妈在参加该园陪餐活动后,对幼儿园的作法竖起大拇指。

    除了通过学校自查、学区复查、专班审查收集问题,荆州区还以邀请“一代表两委员”和社会人士座谈会等开门纳谏的方式主动收集问题线索。全区35所公办中小学共收集到食堂整治问题43个,教育局工作专班走访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人士复查确认,查摆过程实、问题找得准,整改及时到位。

    据了解,按照全省中小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我市对标对表抓整改,围绕7项重点整改内容,通过自查自纠、群众举报、专项审计、督查发现问题,逐项整改、及时销号。目前,已发现问题160个,涉及学校133所。截至2022年12月20日,已整改完成160个,其中补缴伙食费21万元、违规开支清退53万元,结余资金清退705万元。对于发现问题一律采取“零容忍”措施。自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已留置3人、移送司法6人、处理处分395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65人、组织处理330人。通过以案促改,督促各地各学校转变工作作风,有力推进了专项整治工作。

    为了扩大全社会参与度,市教育局主要领导还在《荆州日报》、荆州广播电视台进行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并结合教育系统“双优化”百日攻坚行动,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宣传活动,发布问题线索征集通告,公布举报电话。对于专项整治各阶段取得的好经验、好作法,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都认真总结,及时挖掘、培植、宣传先进典型,持续推动全市相关工作。专题报道《顺学生的胃暖家长的心——湖北荆州教育系统食堂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发力》相继登上《荆州日报》、学习强国、中国食品报网。据统计,2022年,全市共有118篇反映各地食堂专项整治经验作法的文章发表在各媒体平台。

    “破解”为题 整治显成效

    着力回应群众关切,让学生吃上放心餐。食堂专项整治期间,各地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回头看”期间开展“满意度”调查,调查覆盖率达到90%,满意度达到94.3%。

    荆州区、公安县改变学校食堂食材采购方式,实行大宗食材县级层面公开招标,真正实现了源头可溯、食品可检、安全配送、价格优惠、优质售后目标,有效控制了安全风险和廉政风险。公安县明确伙食质量标准,幼儿园食堂每天、每周食材品种分别不少于12种、25种,中小学校多措并举着力改善伙食质量,“三个硬菜一个汤”成为硬标准。松滋市先后组织6334名家长、869名师德师风监督员走进全市170所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开展“三看一尝”活动,学生普遍感到食堂伙食好多了,加量不限次,吃得饱、吃得好。

    如何让群众满意度更持久?市教育局把建章立制作为治本之策,既突出“当下改”,更注重“长久立”,研究管方向、治根本、谋全局的新举措、新机制,探索建立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堵塞漏洞、精准问责的务实办法。截至2022年11月8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安全副校长已全部配齐,1204名食品安全副校长上岗,彻底堵塞管理漏洞,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权的良好工作格局。

    食堂专项整治开展以来,石首、公安、洪湖均投入2000万元以上资金,着力改善就餐环境,其他县市亦紧随其后,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1632万元用于改善食堂条件,新建食堂35所、改扩建食堂81所。各地还借专项整治东风,在食堂管理上出新招、做文章,将食堂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向纵深推进:公安县研发“校园智慧食堂”管理平台,使全县153所学校、幼儿园食堂财务管理实现由暗转明、由粗变精、由浊返清、由乱到治的根本转变。荆州区教育局统一招标采购“校园智慧食堂”财务软件,开设食堂专户,全区51所公办学校及幼儿园所有资金都由专户进出,学生伙食费“阳光运行”,切实维护了学生合法权益。截至2022年12月中旬,全市1186所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已完成1062所,完成率达89.5%,远超湖北省要求年底达到65%的目标。

    “如今,学生家长只要掏出手机点开App,就能实时查看该小学厨房内的卫生环境、饭菜加工过程和孩子们吃的饭菜,扫码就能追溯当天食材来源。”公安县埠河小学食堂负责人艾海涛说,通过一个App就可以同时监管人、食材、环境,真正做到了全流程风险把控,倒逼操作人员规范行为、提升质量,切实守护师生“舌尖”安全。

    在此基础上,全市各地各校大胆探索,不断开创新特色:荆州实验小学举办首届“新菜研制大赛”,邀请学生和家长当评委;公安县竹溪小学开起烹饪社团,烹饪课上孩子们彻底告别“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沙市中学于2022年秋季启动“营养餐工程”,让学生吃得健康、吃得更有营养;松滋市推进食堂服务育人行动;市职教中心积极打造布鞋食堂;市贺炳炎中学、实验初中学生的就餐值日管理效果明显;黄杰小学的无声食堂在全省得到推介……各地不断改善食堂软硬条件,让师生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出家一样的温暖,不断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