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刘洁 通讯员 涂伟 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胡勤明表示,实施“乙类乙管”,仍然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特别需要公众继续配合落实好相关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合理就医,减少不必要的流动和聚集,降低短期内流行高峰所带来的对医疗资源的冲击。 “其实不管是甲类还是乙类甚至丙类传染病,在流行的时候都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传播措施。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近三年来养成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始终做好个人防护。”胡勤明说,当前正值返乡高峰期,随着春节人员的返流,可能会在当地引起一波输入性高峰。 胡勤明提醒,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返乡人员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如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暂不出行,待康复后再出行;“转阴”出行要量力而行,疾病刚刚治愈时,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要注意病后的调理,多休息几天再进行长途旅行。同时,关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做好出行计划,返乡前要准备好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 二、出行前,符合条件的可以及时接种新冠疫苗。一般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是在一周至两周,接种后再出行,可以有效保护自己。需要注意的是阳性期间无需接种疫苗、“阳康”人员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三、出行途中,要戴口罩,最好是N95口罩。尽量错峰出行,距离较近的鼓励自驾。乘坐飞机、高铁、火车、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随时做好手卫生。 四、“阳过”“阳康”仍然需要戴口罩。尤其是免疫力低下或抗体水平较低的人群,仍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 五、回家后,把外套、鞋子、箱包及时清洗、消毒,尤其注意给手机、钥匙等进行消毒。居家消毒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优先使用阳光暴晒、热力煮沸等物理消毒方法。 六、“阳康”后不要着急走亲访友。冬天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即便这次“转阴”,但身上可能携带其他病毒。如果去探望老人,还是要做好防护工作,可选择分餐制,以便更好地保护家人。 七、减少聚集活动。倡导通过电话、微信问候等形式拜年。 八、保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勤洗手、多喝水、健康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