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版:01

我市举行2023年中华鲟人工放流活动

    本报讯 1月10日,我市2023年中华鲟人工放流活动在长江荆州段李埠沿江码头举行,共有16.5万尾规格为12—20cm的中华鲟子二代回归长江怀抱。

    “中华鲟是一种溯河洄游型鱼类,每年夏秋季节,近海水域的成熟中华鲟都会洄游至江河上游产卵繁殖,游程达数千千米。”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1月份中华鲟会经过长江荆州段,此时进行人工放流,更符合其生活习性,能够大大提升鱼苗的存活率。

    目前,荆州境内拥有中华鲟子一代个体1500余尾,占全国60%以上,是实现中华鲟长久性保护的一批重要种质资源。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华鲟保护工作,成立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科学开展人工繁育,于2022年成功孵化培育出达到放流要求的中华鲟子二代18万尾,创造了全国最大的繁殖培育量纪录。同时,市政府还与农业农村部长江办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建成高规格中华鲟驯养繁育、野外驯化、标准化放流、科普教育等基地,形成了中华鲟有效保护新模式,为提高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域生态修复能力、加快恢复长江母亲河生机活力作出了荆州贡献。

    (李弢 张玉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