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通讯员王晨曦)一大早,马山镇双垱村种粮大户唐师傅的农田里就热闹起来,几台撒肥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将发酵好的鸡粪和粪水均匀地撒到田里。 “这是绿色种养循环项目的内容之一,通过堆肥还田,将鸡粪、土杂肥发酵后均匀地撒施到田间。另一种方式是粪水还田。”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畜禽粪便和粪水都是上好的有机肥料,通过机械还田作业后,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地力。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唐师傅介绍,从2021年开始,他所在的合作社承担了荆州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带头利用畜禽粪便发酵生产有机肥。经过试验,使用有机肥的田块庄稼长势格外喜人。 马山镇是畜禽养殖大镇,从2021年开始,区农业农村局率先在马山镇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与大型养殖户签订粪水消纳合同,对畜禽粪便集中发酵,再通过农机堆肥还田和粪水还田等方式,进行田间施肥作业,实现化肥减量增效。2022年,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在该镇整镇推进,累计实施面积7.6万亩。通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带动,荆州区粪肥还田面积达到5万亩,粪水还田面积5万亩,共消纳畜禽粪污8.5万吨。 下一步,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将在荆州区其它地区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全区科学施肥水平,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