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致远杨一帆 时节如流,奋斗如歌。2022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 这一年,石首市住建局全面从严治党,突出抓好城乡建设、重点工程、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依法行政,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聚焦主业,按照“三城三化三翻番”目标,积极落实石首全面建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市的要求,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淬炼硬作风营造好环境 作风建设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一年来,石首市住建局着力推动全系统干部作风转变,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全力解企业难题、促产业发展。 扎实开展“双优化”反馈问题及“五优五差”股室评议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成立7个工作专班,分项建立整改台账,扎实开展整改工作,全部销号整改到位。 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四个一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效果导向,备好“政策包”和“工具包”,推出一批便民服企的实招硬招。在建筑工地方面,开展“夏日送清凉、关爱建设者”系列活动,对全市各在建项目起重机械设备施行免费“体检”、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五项制度”、开展高温恶劣天气送“清凉”活动;在助企纾困方面,打出了支持企业资质升级、倡导工程评先创优、加大金融服务力度、鼓励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完善行业信用监管、规范工程招标投标、加强行业人才培养、促进企业提档超车等8套有温度有力度的政策组合拳;在重点项目推进方面,开展入户大走访70余次,听取群众意愿,与群众“共商共建”,采纳合理建议20余条,优化施工方案30余次,调解阻工矛盾40余次;在背街小巷整治方面,为保障市区道路照明设施正常运行,护航市民夜间出行安全,对城区背街小巷共新增路灯186盏,共投资16.1万,修复路面1000平方米;在物业小区治理方面,御景龙湾小区增设电动车充电棚3座共120个机位、增设休闲座椅20多个、购置扫地车1辆。一年来,有效解决了小区电动车无序停放、无处充电的难题,改善了居民的户外休闲环境,切实为基层群众和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市场主体的生产生活困难和急难愁盼问题。 “以前水气报装需要向多个部门分别申请,跑几个地方。现在实现了一表申请,一键推送,一次不跑,又快又高效,真是太方便了!”金源催化剂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肖俊平说。去年,石首市住建局在湖北省政务服务网特色专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上开放了水气报装服务功能,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水气报装信息共享,节约了办事企业大量的时间成本,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转变,得益于石首市住建局“刀刃向内”营造的风清气正,使“我为营商环境做贡献”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也离不开“悬剑于顶”通过民主议政和民主监督倒逼部门改进工作作风。 2022年4月9日,以“双优化”为主题的2022年石首首场电视问政现场直播活动,成为石首市住建局“刮骨疗毒”的又一重要动力。 “居民用水难、公租房审核把关不严、城区下雨‘看海’、液化气站安全监管缺位”石首市住建局作为被问责单位之一,主要负责人现场“红脸出汗”。 知耻而后勇,活动结束后该局党组迅速行动,先后召开了问题整改落实工作部署会和问题整改动员会,针对电视问政反馈的四类问题,进行充分研究讨论。按照定责任领导、定工作专班、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标准、定完成时限的“五定”原则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成立电视问政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督办及问责机制,全面压实整改责任……经过一年的努力,石首市住建局圆满完成了各项整改工作,100%通过审核验收。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石首市住建局以问题为导向动真碰硬,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用真改赢得了市民肯定。 转化“实景画”实干显力度 实践有力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就能抓出常态、抓出长效。 过去一年,石首市住建局以作风建设为引领,各项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 石首市2022年完成城建投资11.63亿元,完成率为100%。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7.8亿元,完成新建雨污管网长度45km,加快推进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5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总投资7762万元,锦帻路城市更新项目有序推进。东十路EPC3条道路及环城北路竣工通车,滨湖东路EPC6条道路交付使用;滨湖东路EPC3条道路已完成60%以上投资;黄莲湖大道、鸿雁路、绣林大道南延、平二路、文星路已动工建设或完成施工设计。S221高速至城区路灯春节前竣工亮灯,陈家湖雨水泵站启动建设。“天然气下乡”工程有序推动,东升、调关、桃花山、高陵、团山、南口、大垸、新厂等乡镇镇区主管网铺设已完成,楚天大道至东升镇镇区部分小区已点火通气。擦亮小城镇项目已完成项目15个,完成投资1023.87万元,正在实施项目16个,投资2273.9万元。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成效。投资2969.4万元的焦山河社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试运行;向上争取专项债券资金4000万元,用于乡镇生活污水管网延伸与厂区扩容建设…… 行业管理规范有序——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2022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19.793亿元。新建商品房销售备案2290套,备案面积26.3491万平方米。建筑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年全市建筑业完成产值17.1亿元;新增进统建筑业企业15家。全年新开工工程受监率100%,竣工验收合格率100%。培育“楚天杯”奖项目1个,省结构优质奖项目2个,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奖项目2个,“荆楚杯”奖项目2个。2022年新开工工程受监率100%,竣工验收合格率100%。开展物业收费专项整治,在全市60个专业化物业服务小区内的所有楼栋张贴《物业化专项整治内容及投诉举报电话公示公告》,累计张贴问题线索征集公告800多份,共收到各类信访举报130件,办结130件,办结率100%。“禁实”、“禁现”工作中心城区达100%。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33个,改造面积28.69万平方米。发展太阳能光伏项目3个,完成太阳能光伏发电1.78MW。消防设计验收率100%。完成“交房即交证”、“拿地即开工”试点工作。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全年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45户。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共排查居民自建房276354栋,完成率为100%。初判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8497栋,鉴定率和整治率均为100%,其中排查经营性自建房6381栋,己全部完成安全鉴定和整治。住房保障工作有序开展,运营管理住房1960套,已配租1846套。保质保量发放租赁补贴,全年共发放租赁补贴14.80万元,共计120户享受国家住房保障租赁补贴。2022年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租金减免共计45.95万元。做到辖区内低保、无房困难户应保尽保。水气行业改革平稳推进,拟定石首市液化气站优化重组方案,并成立石首银龙水务有限公司,城区供水率100%。 青山碧水,万家灯火。城乡建设不是简简单单的拓宽领域、盲目外延式发展,而是要从城市发展实际需求出发,解决民生问题,积淀“好”与“暖”。2022年,石首市在这条“为民服务”的路上做出了成效,做出了亮点。 绘好“施工图”发展重质量 发展没有止境,建设永远在路上。 2022年的终点只是2023年的起点。根据规划,石首市住建局今年计划实施项目25项,总投资约19.77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9个,总投资约12.22亿元;续建项目6个,总投资约7.55亿元,进一步推进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施城市更新、构建安全韧性城市。 继续加强重点镇建设,着力打造桃花山镇、东升镇、大垸镇、团山寺镇四个重点乡镇,挖掘地域特色,建设精品小镇,支持高基庙镇、久合垸乡、桃花山镇、团山寺镇等“口子镇”建设,提升边界城镇整体竞争力。开展乡村建设评价,持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使城乡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加大力度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绩效考核,加强污水管网的维护、排查及检修,加快启动乡镇生活污水管网延伸与厂区扩容项目,积极推进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提高管网覆盖面,切实有效解决部分厂区负荷率偏低的问题。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大力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防范化解房企风险,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实行一楼一策。相关部门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搞好服务,帮助企业提振市场信心。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加大房地产中介机构管理力度。抓好存量房网签信息系统上线建设工作;完善优化“一网联办”合同网签备案信息共享,做好房地产“荆十条”购房财政奖补的兑现发放工作;抓好房地产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培训工作,积极调处涉房信访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定期开展物业企业“红黑榜”评比,强化日常监管与考核。落实落细住房保障工作。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确保公租房保障精准落实到位。 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继续落实好《关于支持本地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为石首全市建筑企业做好服务。大力推广绿色建材、鼓励绿色建筑,推动传统建筑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部门监管、社会监督机制,全面抓紧抓实建筑领域安全生产责任,杜绝各类安全风险隐患。 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最大限度为企业节省人力、资金、时间成本,让企业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行政执法数字化建设,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新征程引领新方向。今年,石首市住建局将继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在“增信心、防风险、稳增长、促改革、强民生”上下功夫,致力“打造门户、建设示范、抢占先机”,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安全与发展,自觉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打造宜居舒适环境,推动石首市住房和城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将石首建设成为江汉平原最美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