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公安新闻

“三变”留人才 聚力促发展
——公安县营造优良环境做实做细人力资源服务

    □欧阳冬

    工业是立县之基,强县之本。近年来,公安县工业实现非凡跨越,开发区面积扩大近56倍,核准面积调整为1253.2公顷。2022年全年新签约工业项目63个,总投资516亿元,同比增长237%。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关联着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一批批重点企业的相继入驻为全县带来近两万个就业岗位,创历史新高。

    变农民为市民

    随着开发区的快速发展,落户企业不断增多,就业岗位也不断增加,就地就近就业对失地农民吸引力明显增强。湖北格玛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橡胶手套的工厂,自动化生产线对普工的需求量大,附近的农民成了他们用工的首选。在县开发区管委会、县人社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公司吸纳园区周边失地农民为企业员工,方便企业管理的同时,也解决了用工难题,为公司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薛果说:“公安县营商环境好,工业园区配套设施能满足企业所需,2023年公司将新增200个就业岗位,力争实现全年销售收入2亿元目标。”

    为了提速增效促就业,杨家厂镇持续开展“援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行动。为被征地农民、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量身定制专场招聘活动,举行各项劳动技能培训。同时,采取“一企一策”、上门服务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精细化、贴心化服务。截至目前,全镇走访了91家企业,收集用工岗位需求443个,促进307人就业。

    变外乡人为公安人

    杜小秋是湖北赛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工艺技术研发工程师,是企业紧缺的专业人才。因不是公安人,前来就业,住房和孩子就学能否得到解决?杜小秋心里没底。县招商服务中心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彻底打消了杜小秋的顾虑。来到公安县入职后,杜小秋成功申请到一套人才公寓,孩子也被安排在县孱陵小学就读,杜小秋和家人都为暖心的政策感到满意。

    为全方位吸引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公安县不断加强人才公共服务窗口建设,推进人才事项“一窗受理”,在医疗保健、社会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为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全面提升人才获得感和满意感。截至2022年底,全县人才总量达25731人,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名,通过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专业人才481人。建立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3家。

    县委组织部人才办负责人谭凤表示,公安县将通过积极落实“人才新政十条”,强化人才培育管理;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好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着力为人才打造服务效率最高、服务体验最好、人才获得感最强的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在公安县安身、安心、安业。

    变走出去为留下来

    在沿海城市打工近20年的刘娟,感受到这些年家乡公安的变化,选择了回乡寻求就业机会。今年初,县人力资源部门了解到湖北翔驰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因为订单量增长出现用工紧张的需求后,及时组织各乡镇开展现场招聘会,快速召集100余人入职该公司,成功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公司给我们家一般的温暖,岗位也比较适合自己,还可以陪伴家人,心里很踏实。”通过招聘会入职的刘娟说。

    近年来,公安县不断拓展企业用工新渠道,积极搭建人岗对接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常态化广泛发布各类招工信息,助力企业减负担、保用工。县人力资源中心负责人刘军介绍,下一步,中心将持续推动劳动力信息资源实名制登记及信息更新工作,及时掌握劳动力就业动态,促成劳动力与用工单位达成就业意愿。同时借助“春风行动”、专项招聘会、线上线下定期招聘会,多途径组织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进入企业,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助力企业发展。

    2022年公安县共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134场次,为246家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累计1万余人参加现场招聘会,实现新增就业12329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