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综合新闻

洪湖市:
践行“五共”理念用心打造共同缔造试点

    □通讯员洪宣

    在省委、荆州市委统一部署下,洪湖市高度重视共同缔造活动,专题研究部署,深入动员组织,稳步压茬推进,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认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心共谋铺陈团结奋斗底色

    去年7月以来,洪湖市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深入推进下基层实践活动,按照沿线联片、风格各异、群众基础好的标准,选择螺山镇花园村、乌林镇吴王庙村等11个城乡社区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一个试点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部门包保、一个专班蹲点主抓、一套实施方案推进”的工作机制,市级主要领导对各自包责的村(社区)试点每周一次现场督办,累计督办100余次,周末时间基本在试点蹲点工作,走访谈座老党员、老干部,密集召开场子会、户主会、院子会等,引导群众扎实推进共同缔造。螺山镇花园村是荆州、洪湖两级市委书记的党建工作联系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两级书记高度重视、身体力行,多次蹲点调研,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村民同吃同劳动,开展“小板凳夜话”,组织群众谈发展、提建议、话未来。现场解决群众反映的“断头路”、沟渠不畅、集体经济薄弱等突出问题。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让党员群众备受鼓舞,写下“书记骄阳基层行,访贫问苦暖民心,禾场同民捶豆梗,一梿黄豆一梿情”的诗句。

    一张好蓝图,同心共绘就。坚持把共谋村级发展蓝图,作为凝心聚力的基础性工作,引导群众共商共议,画好“同心圆”,当好“主人翁”,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主动参与环境美化、产业发展中来。螺山镇花园村按照“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的原则,围绕“梦里水乡花园里”主题,着力打造共同缔造示范区、生态养殖实验区、乡村振兴先行区、闲置资源利用展示区,建设花园“十景”“十园”“十基地”。群众热情高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乌林镇叶家洲村对于村内道路、池塘驳岸、公厕建设等难度不大的项目,村党支部发动群众,组织村里的泥瓦匠、电工、木工、有劳力村民组成半专业施工装修队伍,自行投工投劳完成,相比外包能节约30%左右的成本。村民积极拆除猪圏鸡舍、旱厕草堆,让出自留地,修建了同心路和琼林广场。

    挥毫泼墨共绘美丽城乡画卷

    大力营造美好环境,办好群众最关注的“关键小事”,形成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螺山镇中原村正在进行“七组八沟”环境整治升级大改造,党员、群众主动拆除违规建筑,义务参加劳动,投工投劳,清理菜园、平整土地6000多平方米,捐修步行道路、修整排水沟,栽种花木,集体劳动一派热火朝天。螺山镇新联村在党员中心户的引领下积极认种认管,村民每月对1300米的新联大道和300米的幸福渠两侧草坪、树木进行义务修剪管护。在征求群众同意后村“两委”对幸福渠一侧菜园进行分界处理,发展“共享菜园”经济,既绿色美观又避免了邻里争议,多余的生态蔬菜还可以上市出售,为群众增加经济收入。众人划桨力量大,众手浇开幸福花。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振农民“精气神”。洪湖市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全力保护好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将乡土文化元素与乡村规划建设融合,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为幸福“加码”。老湾回族乡吕蒙口村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将吕蒙文化与“共同缔造”相结合,讲好三国历史名将吕蒙“白衣渡江”“刮目相待”历史典故,以文育人,念好共同缔造“三字经”。在外乡贤定雄武主动联系村里,自费70万对自家老房子进行装修翻新,此屋命名为“子明书屋”(吕蒙字子明),聘请图书管理员,捐赠几千册书籍,无偿供村里使用。挖掘原生态,美在古村落。老湾回族乡珂里村采取“以旧修旧、修旧如故”原则,按照“一屋一特色”模式修复民房70余间,动员群众在老台基按统一设计样式建房10余间,平整村内所有废旧台基,搭建凉亭4座,完成亲水平台和回廊栈道,并配套绿化,旅游通道、锅底戏台等再现了水乡珂里。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产业有效益,农民有奔头,乡村才能“富而美”。洪湖市积极推动村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发挥乡贤能人、技术能手的带动联动作用,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有力推进村民共同富裕。乌林镇乌林村村民和企业联合成立洪湖市电商直播基地,建设乌林村水乡铺子户外采莲直播基地,拥有直播间20个,通过抖音等平台直播带货,销售本地特产酱板鸭、卤甲鱼、土鸡蛋、龙虾尾、藕带等,月销售额达350万元。螺山镇花园村成立花园农村专业合作联社,与武汉华大餐饮公司联手盘活闲置资产,流转土地500亩,成立蔬菜直供公司,为中小学和机关事业单位食堂提供“舌尖安全”。

    匠心追求共建长效管理机制

    聚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关键点,不断探索完善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制度。全市所有试点村(社区)普遍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党员公约和卫生公约“三项公约”的硬约束机制,探索推行积分管理、爱心超市等激励机制,积极实施“以工代赈”“以奖代补”“部门联建”“下沉社区”等保障机制,确保“共同缔造”的成效深植人心、长效持久。对投工投劳、以工代赈、小型建设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且群众参与度高的共同缔造项目建设,我市以政府奖励推动城乡社区“多干多奖、多筹多奖”,激活群众、市场、部门等多方资金参与共建。

    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组织向农村湾组、居民小区、楼栋、网格延伸。洪湖市在行政村普遍成立村民议事会、党员群众大会、调解委员会、村务监督会、平安洪湖赤卫队等“四会一队”体系,形成定期例会制度。通过组建卫生环境监督队、平安洪湖赤卫队、“红管家”志愿服务队、“和美邻里帮帮团”等志愿服务队伍,更多力量参与到基层治理当中。壮大诗词楹联基层组织,组建腰鼓队、广场舞队等民间文艺团体,极大增强群众归属感和凝聚力,村民在组织中都找得到位置、发挥出作用。螺山镇把“党委会开到田间地头、问题解决在房前屋后”,面对面找问题,点对点抓整改,心连心谋发展。相关制度已在全市推广。

    用好激励机制,积极推行“积分制”模式,树立先进典型,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引导群众在美丽庭院创建、自律助人、孝老爱亲、服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等方面上“下功夫”,为共同缔造活动添“动力”,实现幸福生活人人共享、人人点赞。乌林镇黄蓬山村兴办了积分超市,制定了运行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将“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等列入评比内容,采取百分制积分方式兑换奖品,激励村民共建热情。大同湖管理区农艺社区干净整齐,绿树环绕,鲜花簇拥,党支部组织群众代表定期开展“美丽庭院”评选,社区居民家家参与,小朋友热心制作评选视频上网,2022年秋季的第三期“美丽庭院”、一期“和美家庭”示范家庭评选活动,通过视频展示、网络投票有23万人次网络浏览点击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树立先进典型,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凝聚乡村治理新动力。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才能各美其美,既有新村,又有新生活。

    发展成果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体现党的根本宗旨,才是“共同缔造”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不断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让群众各美其美,既有新环境,又有新生活。新堤街道春雨亭社区自治委员会针对居民服务难、服务贵,自治委员会制定了“棉花帮帮团”,提供电动车维修、水电工互助、老年理发、家电修理、紧急救援等服务。乌林镇吴王庙村建起了老人儿童快乐之家、老人幸福食堂、文化广场、文化长廊、人民乐园、灯光篮球场等便民场所。为村里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每餐4元的饭菜,解决了在外创业打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