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讯员 李熙睿 “惩贪治腐,才能对得起胸前的党徽;夙夜为公,才能不辱纪检监察人的使命。”近日,中共湖北省委印发《关于表彰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公安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陈厚明的名字赫然在列。 今年是陈厚明在纪检监察战线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他发扬敢打敢拼、连续作战的精神,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反腐一线,主办或参与办理的案件200余件。在同事们眼中,陈厚明是专挑“硬骨头”啃的业务好手,更是一名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反腐尖兵”。 再难,也要啃下“硬骨头” “对他来说,办案点才是家,而家里更像是旅店。”陈厚明的妻子曾经这样无奈地向同事们“抱怨”。 “他总是让我早点回家陪孩子,自己却常常留下来加班,我几乎没有看到他准点下班过。”说起陈厚明,同事言语中充满了敬佩。 陈厚明常说,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个人、家庭的牺牲和付出总是难免的。 2015年,陈厚明临危受命查办某工程领域腐败案件。一天凌晨2点多,刺耳的电话铃音吵醒了刚刚入睡的他。 对方在电话那头恶狠狠地说:“你不要再查下去了,否则你的老婆孩子就别想在公安呆了。” 他当时心里虽然有着对家人安全的担心,但是依然镇定地呵斥对方:“你是在威胁我?还是在威胁公安县纪委?你只管试试!”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说不害怕是假的,但越是这样,就更加坚定了我一查到底的决心。”回想起那段经历,陈厚明不禁感慨万千。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陈厚明深知办案工作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审查调查也是战斗的过程,但他总是心无旁骛冲锋在前,用一个个铁的事实和证据,让调查对象认罪认罚。 斗争,总有放不下的责任感 每一起案件的查办,拼的是智慧,靠的是实力,付出的是心血。 在同事眼中,陈厚明是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在领导眼中,陈厚明是执纪尖刀上的刀尖。“陈厚明敢打硬仗,专业素质过硬,什么急难案件交给他,最终都会被攻克,我们非常放心。”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有一年,陈厚明在查办一起案件时,因连续熬夜加班,从没得过心脑血管疾病的他血压陡升,收缩压210mmHg、舒张压160mmHg,办案基地的医生认为此时陈厚明的身体状况很危险,需要马上住院治疗。 “我学过医,我知道自己的身体,暂时吃药是可以控制的,等案件结束后再去住院治疗。现在案子已经到了移送司法的关键时刻,如果临时换人很难短时间完成。”作为案件主办人的他,为不影响案件进度,保证案件质量和效果,坚持带病工作直到案件办结。 案件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陈厚明始终保持“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精神,执着坚守、甘于付出,以实干担当擦亮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品格。 他的拼劲,赢得了身边同事的赞许。在轮休期间,也总会看到陈厚明提前返回办案点,“我又想到一个问题,这个疑点还需要补充……” 在办案点,陈厚明是最后一个熄灯的人。他总会认真翻阅年轻同志所做的笔录,然后逐一整理完善,帮助青年干部成长进步。在案件成功突破后,陈厚明也没有居功自傲,面对功劳荣誉坦然处之,总是把功劳归于集体。 办案,也要体现执纪的温度 在常人眼中,纪检监察干部铁面无私,甚至有些冰冷不近人情,但陈厚明经手案件中的不少被处理对象,却都对他心存感激。 2021年,陈厚明在承办公安县人民检察院时任检察官李某某案件时,调查对象每天精神恍惚,情绪极不稳定。 “审查调查工作不能一味求快、求成,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调查对象心里去,触及到灵魂才能真正治病救人。”循着这样的办案思路,陈厚明立足教育挽救,与调查对象一道学党史悟初心,一起回顾入党经历,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渐建立信任,消除他内心的抵触对立情绪。 与此同时,在生活上,陈厚明对李某某悉心照顾,关心他的日常起居和饮食作息情况,尤其是在一些特殊节庆时刻,都会真诚地给予细致关怀和交心开导。 “感谢组织没有放弃我,还教育挽救我,我以后要重新做人!”调查后期,经过陈厚明不断地温情感化和耐心劝诫,李某某终于选择主动向组织交代违纪违法事实。 “陈主任在审查调查过程中特别重视做好被调查对象的心理疏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在查办案件的同时,还积极帮助调查对象消除心理顾虑,真正地践行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一方针。”共事近两年的科室干部高扬提起陈厚明时赞不绝口。 以忠诚践初心,以实干担使命。回首来路,文质彬彬的陈厚明始终像一把坚韧的利剑矢志不移扎在纪检监察一线,只讲服从、不讲条件、克难攻坚、担当实干,始终践行着“忠诚、干净、担当”的庄严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