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特别报道

第008版:特别报道

医心为民守护健康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记者 匡奕君 卢成海 特约记者 潘健兴 通讯员 罗艳 李辛迎 赵丹妮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荆州二医也迎来建院百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坚强领导下,荆州二医广大干部职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推动医院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运行效率,在疫情防控、党建、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谋发展

    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荆州二医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引领作用,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为医院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抓政治建设,强化核心作用。医院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严格政治标准,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签订党建责任书,层层压实政治责任。

    ——抓组织建设,强化“堡垒”作用。医院党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建设,覆盖医院各科室、部门,并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打造党建品牌。

    ——抓思想建设,强化载体作用。通过党委引领学、支部集中学、主题党日实践学、学习强国自主学等多种途径学习,全院党员干部政治领悟力、判断力、执行力不断提高。

    ——抓作风建设,强化廉政纪律。扎实开展第二十三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积极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制定《清廉医院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和《2022年清廉医院建设工作要点》,创办《清廉医院建设工作简报》,该工作模式作为样板在荆州卫健系统全面推广。

    疫情防控,全力以赴保健康

    过去的一年,是精准防控赓续担当的一年。荆州二医践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组建数支医疗队支援全国多地疫情防控工作。“新十条”出台后,全院优化整合医疗资源,加强发热门诊、急诊、呼吸、重症救治力量,确保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全力保障患者就医需求。

    ——常态化疫情防控,精准高效。坚持全院一盘棋意识,压实一岗双责责任,坚持每周巡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定期召开疫情防控专班会议,通报情况,督办整改,发热门诊、预检分诊、院感防控、隔离点、住院病区管控工作到位。在常态化防控阶段,医院充分发挥“哨点”作用,实现“零”感染目标。

    ——核酸采集、疫苗接种,尽职尽责。在两次全市区域扩面核酸检测中,医院派出医护人员5352人次,奔赴街办、社区、学校等577个核酸采集点,完成266万人次核酸采集任务。13名医务人员先后抽调到天津、上海、西藏、海南等地支援当地抗疫工作,56人医疗队出征荆州公卫中心。从2021年初至今,疫苗接种工作遵循“接种点不撤医疗保障不退”原则,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01441剂次。

    ——新冠救治严格落实“应开尽开、应接尽接、应收尽收、应治尽冶”。2022年12月,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短时间内新冠感染人数剧增,在人员、药品、床位、急救设备等极度紧缺的情况下,荆州二医党委坚持全院一盘棋,医护人员坚持带病上岗,全力以赴“保健康、保重症”。应开尽开、措施到位,增加发热门诊力量,加开2个诊室,扩大候诊区域,共接诊23275人次。应接尽接、迅速响应,畅通急诊通道,增强接诊能力,日均出诊25车次,做到门急诊无滞留,无超24小时留观。应收尽收、畅通流程,全院动员,调整江津、中山两院区住院病房,所有临床科室投入新冠病人救治工作,最高峰时在院病人达1325人。截至目前,全院共收治新冠病人近3600人,其中,新冠重症患者437人、危重症167人次。应治尽治、规范有效,紧急扩容ICU及RI-CU,发挥院内专家组作用,规范救治危重症患者,医院共投入各类医疗设备487台套,紧急采购抗病毒药品,最大限度发挥了救治能力。

    质控管理,筑牢医疗安全防线

    医疗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与健康,是医院发展的基石和生命线。荆州二医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安全,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疗质量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持续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筑牢医疗安全保障底线。

    ——狠抓核心制度落实,规范医疗行为。医院持续强化18项核心制度落实,组织审核高风险手术50余次,开展处方抽查与评价12次,规范医疗行为,为群众打造安全就医环境。

    ——聚焦安全管理关键环节。严格落实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制度和重大手术(操作)上报制度,做到每日督导、每周反馈、每月奖罚,对高风险医疗行为进行早期干预防范,最大程度减少医疗投诉、医疗纠纷。

    ——强化护理质量培训,落实安全目标。通过分层分类培训,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意识。N1、N2级护士培训考核合格率达100%,开展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推行ERAS项目化管理,提前预判患者安全隐患,干预潜在并发症,全年患者意外烫伤、跌倒发生率为“零”。

    ——协调联动,确保管控有效。全年院感发生率、院感漏报率均低于国家标准,“三管”监测、多重耐药均达到国家标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均趋于下降,门诊处方合格率逐步提升。随着新的静配中心投入使用,进一步保障了患者输液和用药安全。

    技术创新,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疗技术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医院的立院之本、发展之基。2022年,医院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培育学科发展新动能,群众就医获得感持续增强。

    ——重点专科建设取得佳绩。通过全院统筹、整合资源、积极争取,骨科、感染性疾病科、皮肤美容科入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期待新的突破。骨科、泌尿外科、妇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8个科室获评荆州市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与新生儿科为市重点建设专科,放射介入科申报湖北省外周介入诊疗基层医院培训基地。

    ——“五大中心”建设提升明显。2022年,医院胸痛中心完成75例病例、卒中中心完成病例460例,年病例数量呈阶梯式增长,疾病种类不断增加,整体诊疗水平持续提升。成功建设基层房颤中心并获授牌,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衰中心正在积极创建,呼吸与危重症科(PCCM)建设顺利通过国家认证。

    ——老年病医院品牌日益凸显。心脏康复中心成功通过“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认证”,老年医学科四区(安宁疗护病区)成功获批湖北省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老年病院积极申报湖北省医养结合示范单位,老年医学科不断完善老年综合评估管理制度,制定营养不良等老年综合征评估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建立老年多学科团队查房工作机制,完成4项国家级继教和市老年病质控中心任务,不断推动老年医学科快速发展。

    深化医改,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2年,荆州二医坚持把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为深化医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运营机制、效能管理、优化环境、继续教育、人才投入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医疗服务迈上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强化运营机制,提升管理效能。通过建立规范的月度运营分析机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综合效益。推进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试行全院业务科室绩效改革,实施临床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强力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与130余家基层卫生院合作,积极深化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基层群众。

    ——优化医院环境,改善就医体验。重新调整业务用房,建设规范健康管理中心,提升体检人群感受。如期完成江津院区手术室及ICU装修改造,患者安全更有保障。采购设备59台(套),其中“东软256排512层高端CT”系目前荆州市顶级影像设备,进一步增强了医院实力。

    ——加大科教人才投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院完成4项国家级继教项目、7项省级继教项目、20项市级继教项目,并创新模式,将继教项目下沉各乡镇卫生院,拓展专科医联体内涵。医院科研能力持续提升,6项市级科研课题结题,9项市级科研课题获批立项,32篇论文在各类权威期刊上发表。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完成全年招硕引博工作,共招聘9名全日制硕士、40名护士。完成医院机构编制方案,积极推进定岗、定员、定薪工作,加大人事改革进程,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效能。

    百年奋进,医心向党;百年征程,医心为民。过去的2022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荆州二医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奋力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用坚守和奉献,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充满生机和希望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荆州二医以新气象新作为实现新成就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等级医院评审为抓手,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大力推进专科建设,系统化推进老年病医院发展,创新荆州医养结合模式,加大精细化管理力度,强化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高质量健康服务。”荆州二医党委班子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