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公安新闻

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共同富裕
——公安县激发农村资源活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魏波 刘雯 钟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农村农业现代化成果必须恵及每个农民,让农民共享农业发展成果,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公安县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突出抓好村级债务化解,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广辟农业增收渠道,全面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推进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

    集体强引领农民富

    狮子口镇景阳岗村属湖区地貌,村里低湖田多,村级集体经济常年负债。2020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后,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借助高标准农田整理契机,积极探索“三块田”模式,将村里1676块小田整理成113块大田,同时将低湖田变高产田,收零散田变整块田。全村共发展虾稻种植面积3560亩,共引进龙虾经营市场主体30家。

    虾稻产业强势发力为村民增收的同时,也为村集体经济输上了“血”。为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景阳岗村抢抓国家推广清洁能源契机,流转1300多亩土地,引进光伏发电项目。目前,仅光伏发电项目就为村集体增收41万元,景阳岗村也由原先的负债村成了村集体经济过百万的富裕村。景阳岗村是全县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化解村级债务的缩影。在全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合同的清理,同样有效化解了村级债务,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

    毛家港镇塘咀村自2019年启动产权制度改革后,村里共清理问题合同55份,对其中50份无合同的口头协议进行了重新签订,重新发包的村级资产每年可为村里增收18万元。

    服务新实现共同富

    农业产业旺,集体经济强,老百姓生活越来越有盼头。而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下沉,更是让农民和市场主体吃上了共同富裕的定心丸。

    埠河镇同心村是全县有名的葡萄种植大村,今年村里新引进一家市场主体,在村里流转200亩土地发展大棚葡萄。在合作社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农资购买等方面,村里都提供了一条龙服务。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宽农民增收渠道,同心村在全村探索居间服务新模式,将全村常住劳动力登记造册,根据市场主体需求,提供常年的劳务服务,全村年劳务用工收入超过120万元。

    田畴迎丰收,乡村气象新,在公安县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年间,公安县坚持农村公共服务下沉,建在村口的312个村便民服务室,让群众大事小事不出村便可办理。各种政策性的兜底保障,更是有效减轻群众负担。村级债务有效化解,农民收入明显增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据统计,截至2022年,全县集体经济年收入950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年过百万的村有11个,50万至100万的村有41个。村级债务从2020年的5.4亿元下降为6000万元。县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黄玉松介绍,“下一步,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加快推进居间服务改革,提升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全面完成‘三资’智慧平台建设,积极化解村级债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农经力量。”

    渠道广助力乡村富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何让农产品销售能快速、价优显得尤为重要。近两年来,公安县不断加大电商领域投入力度,探索优化产业融合新路径,相继建设电商产业园、产业基地以及农村电商服务站,电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商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连接孟家溪和章田寺的主要公路孟章线完成扩建升级,章田寺乡杉木桥村也有了自己的电商致富路。现在每天都有村民来到杉木桥村电商服务站,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自家农产品。随着村电商服务站的快速发展,年销售额可达40万元。目前,全县已在藕池镇建成涵盖直播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物流基地在内的电商产业园,并积极规划推进城区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打造内部生态完善、对外辐射力强、内外有机联动的综合性电商产业园,让更多群众在经济发展中获益。

    2022年全县电子商务应用企业达到220个,新增电商企业20家。全县网络零售1470万单,销售额达6亿元。电商销售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也成为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县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宗权介绍,“未来将紧紧围绕二十大报告精神,不断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农业经济增效,努力拓宽农民增收的致富渠道。同时不断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全县农民朋友共享农业现代化成果。”

    链接:居间服务是一种中介服务,是居间人作为委托人与第三方中介提供服务的行为,也就是作为中间人为他方提供服务,委托人支付中介费,具体数额需根据双方在居间合同中的约定确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