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荆楚往事

中国最早的桌游“六博棋”

    □张卫平

    “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唐代诗人李白一首《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古人在六博棋对垒中,千金一掷的豪情万丈,排山倒海的围观呐喊,柳暗花明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谓精彩、激烈、壮观!在这首诗中,李白用奇异的联想,将外甥郑灌获得从军机会喻为博得“好彩头”。

    可见,六博棋在当时流行。六博棋并非发明于唐代,而是流行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一种掷骰行棋的博戏类游戏。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战国至西汉时期,六博棋在荆楚民间风靡一时。

    当时,不但有人经营六博棋室,还有人专门研究六博棋的N种玩法,并写出了《博谱》等专著。

    在历史的更迭中,《博谱》已经失传,但屈原在《楚辞·招魂》中记载了六博棋的基本概念与玩法:“菎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晋制犀比,费白日些。”

    屈原用寥寥数语,生动地讲述了六博棋的基本玩法,特别是从“呼五白”的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楚人在宴会中常常和着钟鼓瑟之声,掷采高呼“五”和“白”。

    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言宴乐既毕,乃设六博,以菎蔽作箸,象牙为棋,丽而且好也。”

    宋代诗人洪兴祖补注引鲍宏《博经》:“用棋十二枚,六白,六黑。”

    《后汉书·梁冀传》注引鲍宏《簺经》云:“簺四采,塞、白、乘、五是也。至五即格,不得行,故谓之格五。”

    以上这些文献资料,让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一套完整的六博棋是是由局(棋盘)、棋和焭(骰子)组成,具体包括:绘有规矩纹的棋盘一个,棋子两边各6颗(共12颗),其中各应有一颗较大(或涂不同颜色),及博筹共6根。到了东汉末期,可能又增加了2个圆形的“鱼”。

    多年来,考古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古代文献的记载。

    1973年,荆州博物馆考古人员从江陵凤凰山8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整套博具,共有博局盘1件,竹箸6根,用半边细长竹管制成。骨质棋子12枚,6白6黑,为长方体,竹箸与棋子盛在一个圆形漆奁内。

    据该墓出土的遣策记载:“博。算、口、梮、博席一具、博橐一。”博是全套博具,算是箸,口应是綦(棋),梮是木博局。墓葬年代为西汉文景时期。博席、博橐已腐朽无存,其他均与同时出土的遣策对应。

    后来,考古人员在湖北荆州的雨山台、天星观和九店等楚墓中,相继发现了六博棋。1976年,从江陵雨台山314号楚墓出土了一件六博棋,盘为长方形,盘面涂黑漆,用红漆绘出边框与“一”“L”形符号。盘正中凿有长9厘米、宽6.3厘米、深0.9厘米的小盒,内装有小卵石做成的骰子24颗,其中红、黑色的各9颗,白色的6颗。盒上有盖,恰与盘面平齐。盘下有三足,盘长39厘米,宽32.7厘米,通高24厘米。而同在湖北的云梦睡虎地秦墓中,也曾出土了2套六博棋具。

    考古发掘出土的六博棋大多是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但在一些古籍的记载中六博棋的历史似乎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先秦时期史官修撰的《世本·作篇》里,就有“鸟曹作博”的记载。鸟曹,是传说中夏桀的臣子。

    《史记·殷本纪》中说,商纣王的太爷爷殷王武乙制作木偶人,令人与“与之博”。

    《穆天子传》也曾记载了周穆王与井公隐士进行六博棋游戏,“三日而决”没有分出胜负的故事。

    从史料记载看,六博棋的历史应该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只是,一直没有出土过春秋战国前的此类文物。

    从《论语》中孔子提到过的“博弈”一词,可以推断六博棋至迟在春秋时代就已发明。

    这一推断,得到了考古学的支持。

    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两个墓中,都出土了战国初年六博棋子与筷子状牙筹和银筹。专家认为,牙筹和银筹就是博筹,是六博游戏所用的筹码。

    考古专家依据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掘出土的六博俑和画像砖上的图象分析,六博棋是两人各将6只棋子排列在棋盘的两端,其中较大的或颜色特殊的称为“枭”,另5只叫做“散”,以“枭”为贵。6根博筹上写有或者刻有“五”“白”“黑”“赛”等“采”,以掷得“五”和“白”两采为贵。两人坐向对博时,先用博筹掷采,还要唱采;然后根据掷得的采在棋盘的曲道上行。棋“枭”可以吃掉对方的“散”,并在5“散”的协同下可能杀掉对方的“枭”,以杀“桌”为胜。

    在河南灵宝出土的六博陶俑中,棋盘上还有二个圆形的鱼。而秦朝和西汉的棋盘上,也绘有四个圆点的“鱼”。也许,当时还有以“牵鱼”与“翻鱼”来计算得筹的多少,认定胜负。

    根据文献记载,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博戏最盛的时代,上至天子下到老百姓,从将军到文人,都非常喜欢玩六博。

    资料显示,西汉时期还曾在宫廷中设置有博侍诏官,专职陪玩。汉宣帝时期,在派遣使者慰问远嫁西域的细君公主时,还专门送去了六博棋具。

    汉景帝还是太子时,曾与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在一起玩“六博”发生争执,盛怒之下,失手用棋盘打死刘贤,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伏笔。

    一次六博游戏,居然引发了长达数年的叛乱。可以说,这是一场代价极其昂贵的游戏。

    其实,一盘棋引发的血案,最惨烈的是宋国国君宋闵公之死。

    在公元前682年的鲁宋之战中,鲁国大败宋军,还俘虏了宋国大将军南宫长万。后来,周天子从中斡旋,南宫长万被送还宋国。宋闵公时常奚落南宫长万是“鲁国俘囚”。

    一天,宋闵公让南宫长万陪他边喝酒边下六博棋,两人在下棋时发生争执,宋闵公非常生气地说:“你一个常败将军,鲁国俘囚,怎敢与寡人争胜!”一席话,羞得南宫长万面红耳赤,羞愧难当,便趁着酒兴大声怒骂道:“无道昏君,你知道俘囚也能杀人吗?”说着,操起六博棋盘,一下将宋闵公给砸死了。

    两件涉及大人物的血案,汉景帝是失手,南宫长万则是受辱后激情杀人。不管杀人动机与手段有什么的差异,都是因下六博棋引起争执而酿下恶果。

    可见,玩物丧志是用血的教训得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论也是有考古学作为支撑的。这不,2019年考古人员从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5200多枚竹简中,发现了关于六博棋行棋步骤和游戏规则,相关的竹简数量竟然多达千余枚。

    由此看来,西汉的海昏侯真可谓是骨灰级的六博棋玩家,连死也要带上一本游戏攻略。可见,当时的权贵阶层,对六博的痴迷程度。

    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东汉以后,六博开始衰落,玩六博,甚至成为不学无术的代名词。

    赌性十足的六博,终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不过,海昏侯墓出土的六博棋游戏规则,却让我们有可能再识六博的庐山真面目……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