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版:综合新闻

红色小镇披新装

    本报讯(中国文化报记者瞿祥涛)每当提及自己的老家——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一股自豪感总会油然而生,这里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红二方面军的摇篮、洪湖赤卫队的故乡,红旗漫卷湘鄂西就是由此出发。

    生于斯,长于此,向外人介绍自己时,我总会强调自己是“红色后代”。然而,受疫情的影响以及工作的原因,最近几年虽然偶尔回来,但打个转就离开了,不曾细细感受家乡的变化。不经意间,这个曾经无比熟悉的红色小镇已然蝶变。

    大年初二,驾车从武汉返乡,沿着武(汉)监(利)高速公路一路前行。武监高速公路于近两年通车,让我回家所用的时间从近3小时缩短至两小时以内,也让瞿家湾镇得以更加便捷地连接外部世界。至瞿家湾收费站而下,一路到家都是沥青硬化的路面。犹记数月前,这段回家的“最后一公里”还是坑坑洼洼,心中不免感慨:“小镇虽小,但也日新月异。”

    在家门口将车停稳,忽见大门上应该贴着对联的位置,被两块绛红色的木板取代,上书“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疑惑之时,发现左邻右舍都是如此。站在门前等候的父亲说,现在瞿家湾镇正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村一景”,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主题,陈湾村红色驿站、月池村快乐心田、戴杨村幸福田园、瞿家湾村红色水乡……

    随着父亲述说家乡旧貌换新颜,一幅诗意盎然、色彩斑斓的美丽乡村画卷在我脑海中徐徐展开。春节假期家人团圆、走访亲戚之际,脑海中的画面变成眼前的一幕幕真实场景。

    走进月池村,只见水杉笔直,竹林掩映,远远望去,白墙黛瓦,村舍俨然,置身其中,田园风光又多了几分雅趣,曾经脏乱的人居环境,如今初显美丽乡村雏形;在戴杨村,以内荆河为主线打造的1200米乡村景观带别有特色;夜幕降临,位于瞿家湾村的红色老街和内荆河两岸被灯带点亮,流光溢彩……处处皆景,景景相连。

    走访中,乡亲们的笑容溢于言表。在瞿家湾村,80多岁的瞿定心老人手攥收音机,听着花鼓戏,一边晒太阳,一边哼着小曲,“在这里活了一辈子,曾经杂草丛生的内荆河两岸成为现在的景观带,越看越喜欢,越看越快活。”老人说。

    这里有沧桑百年但风貌依旧的红色老街,保留了大量革命遗址。这里南倚百里洪湖,每当盛夏来临,近10万亩野生荷花尽情绽放,湖光水色美不胜收。如今又多了美丽的乡村景致,让游客在瞻仰革命旧址、欣赏洪湖风景之时,更能收获一份水乡风情。

    游客访老街、游洪湖、逛田园、住农家,奔赴“诗和远方”。老百姓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受益,日子必将一天更比一天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