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乔太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注重在严峻复杂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为敢于善于斗争、敢于担当作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看准的就要大胆使用。习总书记特别强调敢于担当的重要性,为落实“为担当者担当”提供了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为担当者担当”。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新时代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需要担当作为,也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真正把“为担当者担当”落到实处。 真正为勇于担当者撑腰,要撑在关键处。近些年来,不少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政策措施,有的“干货”满满,取得了一些成效;有的多讲原则性大道理,落实起来不达初衷,不尽人意。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了大批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仁人志士,同时也有一些敢于担当者得不到理解和公正评价。弘扬担当精神,矫正不当评价,关键是为担当者撑腰并撑在关键处。首先,讲求时间上的关键点。出政策推改革,各级党委政府既要及时谋划,又要对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进行及时研究,从而保证抢抓发展机遇,把握发展时机。其次支持上要放在关键处。多从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和人才保障等方面为干事创业者提供有利条件,尽可能少些条条框框。再就是在他们遇到挫折时帮一把、失落失意时拉一把、遭受不公时挺一把。 真正用好善作善成的干部,要做到不拘一格。一是坚持“敢”字当头。干部干事有激情、有担当、不畏难、勇争先、守底线,才能以事业为重,干在实处,不虚头巴脑,敢作为又不乱作为,成事不出事。“敢”字当头,难事重活面前才敢于“揭榜挂帅”,遇到困难不退缩、处理问题不躲闪、解决矛盾不回避,担得起责任、顶得住压力、拼得出血性。像这样的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能够委以重任。二是坚持实绩导向。敢闯敢拼,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做就做好,做就做出突出成效,这是硬杠杠。一个干部能够靠改革改变现状,能够靠发展帮助群众致富,能够靠治理打出特色品牌,让实绩说话,得到社会和群众的认可,这样的干部要大胆使用。三是用干部不能唯学历唯经历和唯年龄。坚持对党忠诚的政治标准,坚持坚韧不拔的敢为定力,在实践中培养使用干部。学历与能力不能划等号,经历不能代替实绩,年龄与担当因人而异。要讲学历不唯学历,注重经历不唯经历,考虑年龄不唯年龄,大胆使用敢于善于斗争、敢于担当作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给他们更为广阔的施展才能的舞台。 真正为脚踏实地者鼓劲,要见出真章。一是鼓励支持探索创新。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鼓励支持探索创新的激励政策,加强政策落实督办,显现政策效应。二是宽容失误和错误。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让担当者迈开步子、放开手脚,一心一意谋发展。三是强化能力培养。综合运用学习培训、参观考察、挂职锻炼、项目跟踪、问题督办等途径,增强干部斗争本领和解决棘手难题的能力,让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作者系荆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