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特别报道

第003版:特别报道

助企纾困强信心 且听春风化雨声
——宜荆荆都市圈各地真招实招“稳预期”

    大地回春,万象更新。迈入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各地都把抢抓机遇谋发展,撸起袖子抓经济,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预期目标作为当前首要工作。放眼鄂西南大地,宜荆荆都市圈和宜荆荆恩城市群同样掀起一片大干快上的热潮。

    从本期起,《宜荆荆都市圈新闻周刊》将围绕“稳预期、扩内需、促消费”等主题进行报道。本期报道以稳预期为主题,聚焦各地继续使出真招实招,提振企业信心、深化企业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切实稳定企业预期。

    宜昌 政策及时雨播撒“新生机”

    2月14日,位于磨基山下的屈原文化公园施工现场,挖掘机、推土机来来往往,近百名工人正在进行钢筋加工、捆扎、支模等作业,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目前正在建设的屈原文化公园中部山谷停车场改造即将完工,山体草坡、生态浅溪、景观广场等正在施工中,人行景观桥及既有建筑改造计划本月进场施工。”宜昌城发屈原文化公园项目负责人李齐表示。

    去年8月开工的屈原文化公园,只是宜昌城发集团火热建设的众多项目之一。2022年1月18日,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宜昌城发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在改革重组整合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踔厉奋发、砥砺奋进,围绕宜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持续在“做优主城、做美滨江、做绿产业”上用力。

    改革转型,是解码国企发展的金钥匙,催生出宜昌城发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2022年,宜昌城发集团收入、利润两项关键经营指标基本实现双倍增长;投资、融资同比增加303%、176%,向宜昌人民交出了步履坚定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近日,宜昌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2023年宜昌市“稳预期、扩内需、促消费”工作方案》,提出要打好强信心稳预期攻坚战,并聚焦提振民企信心、深化国企改革、激发外企活力3个方面,针对性提出具体工作举措。

    在提振民企信心方面,方案提出,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举办首届宜昌楚商大会,发布2023宜昌市民营企业50强,提升民营企业家的荣誉感、获得感和社会影响力。常态化开展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评价,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开展涉企保证金专项清理、中小企业清欠行动。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方案提出,修订完善《宜昌市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宜昌市市属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推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代化,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关键行业、关键领域的战略性重组和专业性整合,组建宜昌矿业集团。

    为激发外企活力,方案提出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宣传。强化外资县域招商、产业链招商。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三峡日报全媒记者何冠英)

    荆门 重点行业吹起“冲锋号”

    2月10日,在格林美新能源材料循环经济低碳产业园成品仓库大门前,负责生产调度的张礼明正有序指挥产品发货,一辆辆重型货车进进出出,三辆纯电动叉车在仓库与货车之间灵活移动,来回穿梭,将每袋重约一吨的三元动力电池原料与材料产品转运至货车上。在格林美其他核心业务制造中心各车间,一道道工序24小时高速运转,一次次检验采样从不落下,一吨吨产品接二连三输出。

    作为“鲲龙”AG600的参研单位,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紧盯AG600型号研制目标任务,积极提供相关试验设备的研发准备工作,周密计划、科学管控、通力合作、高效执行。为确保AG600M灭火机适航取证、2025年取得救援行动适航证,该公司参研人员已投入紧张的跟踪服务中。

    荆门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市工业企业复工时间整体提前,呈现重点企业开足马力、重点行业稳定发力等运行特点,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978家全部复工复产。

    为实现“开门红”目标,荆门市在节假日调度上下功夫,在主体培育上下功夫,在增量达效上下功夫,在工业技改上下功夫,宣传推介各地、各部门、各企业抓“开门红”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营造比学赶超抢抓工业“开门红”浓厚氛围。据统计,全年投资10亿元以上在建及新开工工业项目23个(其中技改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507.7亿元,当年投资244.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5.2亿元。力争一季度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0亿元,同比增长20%。

    为确保首季“开门红”,荆门市加大了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力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科学精准调度,想方设法为规上企业实现预期目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荆门市在全省率先下发《关于支持企业项目元旦春节不停工不停产早开工若干措施的通知》,下发《关于开展2023年春节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停产和节后复工复产调查的通知》,各地按要求组织专班抓落实,对规上企业开工情况进行动态了解,协调解决重点问题。

    服务是生产力,服务更是竞争力。目前,荆门市逾百家重点企业运行趋势已通过手机APP在线监测,梳理解决制约产能发挥的要素问题;市、县两级分别抓好67个预增产值过亿元、316个预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工业增长点,一季度重点推动鄂中生态、格林美高纯化学、雄韬锂电(二期)等加快投产达效。据预测,一季度重大增长点预计有48个可发力贡献产值68亿元,拉动产值增长10个百分点。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荆门日报记者姚桂林通讯员赵佳苏睿玺)

    荆州 工厂车间奏响“春之歌”

    2月11日,中国石化机械四机公司各厂区一片繁忙景象,在结构件厂,遍地绽放的电焊火花映照出发展的希望;在钻机试验场,一排排巍峨耸立的井架昂首挺胸,展现着钢筋铁骨的力量;在技术中心,质控人员精雕细琢,确保每一个产品细节都精确无误。

    今年1月份,四机公司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出口利比亚钻机、国家页岩油示范区成套压裂机组等数十台油气开采装备,全力冲刺兔年“开门红”。

    掌握主流的核心技术和工艺,具备大型成套设备的独立研发、制造能力,是中石化四机公司立于行业不败之地的“诀窍”。去年,四机公司实现新增订货、产值同比两位数增长,缴纳税费8640万元。

    乘着发展的春风,荆州工业企业擂响“奋进鼓”,以“起步即冲刺”的劲头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预计全年产销突破833万台,华意压缩机(荆州)有限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今年3月,预计3月产能突破100万台……

    2月13日,湖北一半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不间断进行洗瓶、灌装、加塞、轧盖;智能立体库房内,机器手臂对打包完毕的药品进行有序分拣,工人们将一箱箱药品装车运往全国各地……

    去年,湖北一半天制药抓生产、拓市场,实现销售额25亿元。今年初,湖北一半天制药又交出亮眼成绩单——每日生产约20万瓶药品,与同期相比增加35%;1月份销售700万瓶,与同期相比增长100%。

    “公司加快产品研发,投资数亿元进行技改扩规建设,输液一车间技术改造新增年产能1500万瓶,系列创新药三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湖北一半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甘丰瑞说,今年公司目标为实现销售额38亿元,税收3.5亿元。

    企业实现良好开局背后,是荆州市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新春刚过,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走进企业发展第一线,实地调研企业和项目生产经营、要素保障、市场订单等情况,精准有效助企纾困,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荆州市税务局帮忙落实了减费降税政策,荆州市经信局等部门牵线搭桥,帮我们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公司现有订单金额超5亿元。”湖北洪城通用机械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万必超说,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加强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去年,荆州深入开展“十问十帮”温暖行动,聚焦企业资金周转、订单销售、产业配套、政务服务等方面需求,着力打造一份富有“荆州特色”的服务清单。荆州组织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与1414家规上工业企业结成对子,共收集涉企问题2383件,解决2281件,化解率达95.72%。让企业反映诉求不愁渠道、解决问题不愁时限、遇到困难不愁支持。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荆州日报记者万杨琳玲)

    恩施 冲刺亿元“俱乐部”

    正月的恩施州宣恩县,气温还在7摄氏度左右徘徊。该县椒园生态产业园的各个企业已成为“早起的鸟儿”。

    2月12日下午4时许,一辆载重货车从湖北博今电气有限公司驶出,装载着200多个环保垃圾桶,发往恩施州鹤峰县。

    这是春节后,该公司发出的第二批环保垃圾桶。今年来,该公司环保垃圾桶项目多处中标,预计全年销售额将达到2000万元。全公司在1月29日就结束春节假期,200余名工人全员上阵,加班加点完成订单。

    环保垃圾桶项目只是惊喜之一,今年1月以来,该公司喜讯连连:

    铁塔项目中标1800万元,而该项目去年全年销售额为1000万元;

    冷藏车电器采购项目中标38万元,数额虽小,但这是该公司与中国中车集团合作的第一笔业务,“敲门砖”作用不言而喻;

    电气项目中标2000多万元,全年有望突破3600万元;

    ……

    在此基础上,公司负责人龙刚成信心百倍:“今年争取冲进亿元‘俱乐部’。”

    湖北博今电气有限公司主要和中国铁塔、中核集团、中车集团、国家电网等多家知名品牌、房产公司、成套厂家深度合作。公司目前是恩施州6县市国家电网公司框架合格供应商、中国铁塔湖北省公司平台入围供应商。还与湖北民族大学、中国铁塔共同成立了以博士、教授牵头的研产工作室。

    “这几年恩施地区基础建设投资力度非常大,电力设备需求量也十分可观,我公司生产的通信设备、配电设备、能源换电设备均将搭乘上政策发展的顺风车,产品销售市场呈爆发式增长。”龙刚成说。

    企业奋力前行,在滚石上坡的时刻,政策及时帮忙“推车”。去年来,宣恩县综合运用云税贷、政采贷、担保资金等平台,发放制造业贷款余额达到3.9亿元;推出“亿享宣恩”优惠大礼包,让突出贡献企业在宣恩投资兴业更具被尊重感和社会认同感,5位企业家及其团队获得12条专享政策,并深入实施“免申即享”“非禁即入”“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为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330万元;邀请第三方机构为企业开展诊断服务,着力补齐企业短板,推进企业向专精特新、两化融合等试点示范方向发展。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恩施日报记者何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