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版:01

部门联动“治”“护”结合——
荆江两岸,处处“湿”意盎然

    □记者 王子瑶 万杨 艾周梦 周安一

    近年来,荆州各相关部门联动,推动湿地保护与修复“治”“护”结合,荆州湿地保护率达到56.18%。特别是2022年,公安崇湖晋升为国际重要湿地,荆州湿地保护修复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恢复“大美湿地”

    “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获批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目前,我市拥有国际重要湿地2处,数量居全省市州第一;国家级重要湿地2处、省级重要湿地2处,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乡村小微湿地4个,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

    为建成平原区域江河湖湿地群保护修复新样板,我市申报了“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并获得批准,成为全省市州唯一、荆州历年来最大的单体项目。该项目规划实施四大工程,共10类二级工程,合计39个重点子项目,总投资72.16亿元,涉及湿地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生态环保等工作内容。

    以规划引领,结合湿地保护实际,我市组织编制了一系列保护和建设规划、体系,指导各县市、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科学编制地方湿地保护规划;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利用活动,有效发挥湿地多种功能作用,做到保护与利用“双赢”;健全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湿地保护主体责任,压实自然资源(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统筹建立部门间湿地保护协作和信息通报机制,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守护“飞鸟天堂“

    野生鸟类5年增加46种为科学生态修复保护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全力将城市湿地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我市各部门联动,加强项目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实施生态补水、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治理等3大项目,努力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湿地好不好,就看鸟多少。近年来,我市在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内开展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麋鹿等珍稀动物保护工作,带动珍稀濒危动物野外种群重建保护工作。目前,全市湿地植物共162科1077种,野生动物共113科385种。其中,野生鸟类从2018年的289种增加到现在的335种,麋鹿从最初的64头发展到2500头左右,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明显。(下转第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