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综合新闻

真抓实干勇担当
——记“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通讯员魏桥

    党的十九大以来,荆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进党风政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

    该室先后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先进集体”、荆州市新发展阶段“开局先锋”先进集体,连续3年被评为荆州市纪委监委机关“先进部室”。3人被提拔重用,1人被省委、省政府记一等功,1人被记三等功,1人荣获荆州市“先进工作者”,1人荣获荆州市“实绩突出干部”。

    站稳政治立场 扛牢政治监督首责

    近年来,党风政风监督室坚决扛牢政治监督首要职责,先后聚焦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违建别墅问题、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停车行业“微腐败”问题、开发区建设腐败问题,牵头开展各项专项整治、专项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自查整改,共处理处分670人,推动建立完善制度315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湖北荆州:边查边改边治推进开发区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经验在省纪委监委政治监督重点工作调度会上交流发言。

    务实重行担当 “三个环境”一体营造

    为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荆州高质量发展,党风政风监督室起草《党政机关政商交往行为八个正面清单和八个负面清单》《推进“四个荆州”建设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16条”》《荆州市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问责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紧盯政策措施执行不力、基层政务服务质效不高、“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开展监督,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1138个,处理处分569人。2022年,该室联合市营商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统计局组成3个监督检查组,聚焦重大项目、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稳增长”专项监督,共发现并推动整改56个。相关工作情况被新华网、省纪委监委网站报道。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2020年疫情发生后,党风政风监督室全体同志闻令而动,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克服家庭、身体各种困难,迅速分工负责,从起草纪律督导检查方案、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纪律通知、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沟通协调,到组织开展监督检查、按时报送全市疫情防控监督情况,室内同志每天忙到深夜,为疫情防控默默奉献。全市纪检监察系统聚焦疫情防控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7089个,坚持精准审慎问责,处理处分2540人,共向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工作提醒、整改建议等281份,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砥砺奋进清风扬,从严治党声铿锵。节假日期间往往是党风政风监督室最忙碌的时候,该室运用节前印发纪律通知、节中开展专项检查、节后及时督办追责“三环”工作法,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共查处“四风”问题2292个,处理处分3587人,全市党风政风持续向好。荆州市开展“人情风”问题专项治理,事前申报、事中检查、事后严查做法被方正出版社《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实践探索》收录。同时,为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养成,党风政风监督室连续开展市直单位“十优十差科室”评议活动,对“十优科室”负责人推荐优先提拔,对“十差科室”相关负责人免职9人,诫勉1人,并发放《工作提醒书》13份,督促相关单位以评促改、促治、促建。荆州市《以十优十差科室评议“小切口”促进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被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工作简报刊发。

    永葆为民情怀 着力整治“蝇贪蚁腐”

    党风政风监督室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决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用好“扶贫和民生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开展监督检查,共查处各类问题1528个,处理处分1726人。2021年以来,在全省试点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共查处问题205个,处理处分234人,督促收回集体资源24203.7亩,促进集体增资4367.1万元。新华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先后推介荆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工作做法。

    紧盯“下基层”实践活动加强作风监督,牵头开展“1+5”专项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严肃查处整改校园食堂服务保障学生不到位等问题,整改成效受到省纪委监委高度肯定,相关工作经验在省纪委监委纪检监察信息刊发。

    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惩腐打伞”,创新“一图、二表、三清单、四环节、五制度”工作法,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深挖彻查黑恶势力背后腐败和“保护伞”,共处理处分579人,留置62人,移送司法机关73人,党风政风监督室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先进集体”。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