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人物,儒家有孔孟,道家有老庄。庄就是庄子,名周,有学者考证庄周故里是安徽蒙城县,战国时期蒙城属于楚国属地,因此庄周应为“楚之蒙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70年——前286年间,是头顶哲学家和文学家两顶桂冠的历史名人。 现在我们看到的通行本《庄子》33篇,是由晋代郭象删定而成,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既是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作为后世道家宗祖,老子庄子都讲“道”,《老子》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庄子》的最高原则是道即自然。“道法自然”,是道与自然为二;道即自然,则道与自然为一。可见《庄子》不是照着《老子》讲,而是接着《老子》讲。在道即自然的原则指导下,《庄子》真正是天才地、全面地、创造性地发展了《老子》,成为道家的最高阶段,达到楚国哲学的顶峰。 作为哲学家的庄子,为后世贡献了精神自由至高境界“逍遥游”,追求众生平等的“齐物论”。而作为文学家的庄子,文本气象恢弘,意境旷阔,视界辽远,成为后世之人追寻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其行文气势雄健、摇曳生姿,恢诡瑰怪、鬼斧神工,是先秦诸子散文创作成熟的标志。鲁迅评价说:“其文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曹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