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江津笔会

妈妈爱上蒸花馍

    □张西云

    我的妈妈今年83岁高龄,身体健康。只是去年我的父亲病故,她受到影响,一段时间里郁郁寡欢,情绪低落。

    春节时,我偶然看到电视上介绍面塑的节目,就想起小时候妈妈曾经在过节的时候用面粉蒸过花馍,便撺掇她老人家试试。

    妈妈说,年轻时和村里的姐妹们一起蒸过花馍,因为当时孩子小没有时间学,只会简单的花样,几十年不做了,只能试着做几样。谁知道,她一开始制作花馍就上了瘾,再也停不下手了。

    她先是用面粉蒸了一批花朵儿,有盛开的牡丹花儿,有含苞待放的月季花儿,还有刚长出花骨朵的长寿花儿。妈妈不但根据自己的记忆用面团做出各种形状,而且还善于创新。她看到室内盛开的蝴蝶兰花儿,就搬着小凳子坐在花盆旁观察了很久,之后用面团做出了几朵蝴蝶兰花儿,造型逼真。

    我把妈妈的作品发到朋友圈里,得到了大家的赞誉。妈妈得知后兴致更浓了,脸上洋溢着快乐,又准备做第二批,她说要用面粉蒸出十二生肖来。

    蒸花馍,工序很复杂。先用酵母和面,面发了开始制作花样,然后将这些生坯放在锅里蒸熟,出锅后还要涂上颜色。妈妈做花馍的工具不是专业的,而是随手拼凑的,躺在抽屉里很久不用的小剪子、从宾馆带回来没有撕开包装的小木梳、还有矿泉水的瓶盖子、买酸奶赠送的小勺子,就连做针线戴在手上的顶针儿,也被妈妈清洗后用在面饼上按花印。制作一锅花馍,通常要在面板前站立操作半个多小时。我担心妈妈劳累,就劝她休息。妈妈摆摆手坚定地说:“不累”,又开始低头摆弄面团。

    妈妈按照自己的理解用面粉捏出十二生肖动物图案,蒸熟后十二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按照顺序并排摆在桌子上,一个个圆鼓鼓、胖嘟嘟的,像一群整装待发的战士。偶尔有因面粉发酵变了形状的,如老鼠细长的眼睛一大一小,兔子长长的耳朵一高一低,妈妈总是趁着热气调整或者用其他方式掩盖。比如那只老虎,本来是鼓鼓的眼睛,在蒸制过程中一只眼睛变形成了椭圆状。妈妈用锡箔纸剪了两个圆形,贴在老虎眼睛上,周围涂上重色,老虎眼睛果然又圆又大,炯炯有神。

    妈妈在陕西合阳县生活过,那里被称为“面塑之乡”。当地人制作的花馍造型夸张,涂抹的色彩厚重,鲜艳炫丽。妈妈受此影响,喜欢在花馍上涂上浓厚的大红、大绿、大黄、大紫颜色。涂过颜色的花朵红红绿绿,雍容华贵;十二生肖造型奇特,憨态可掬,惟妙惟肖,别有一番趣味。

    妈妈还用地瓜面粉制作了一套茶具,一壶、一盖、一杯,随意摆放在盘子里,颜色典雅、造型拙朴、构思奇巧。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这套茶壶竟然能够正常使用。捧起这只面粉做的茶壶,我竟然想起了“吃茶读闲书,听雨看花落”的诗句。

    妈妈制作花馍的时候,我和家人有时候在旁边观摩。

    看她带着老花镜一点点仔细制作、涂抹、连接那些面团做的花朵、枝叶和动物,不由地惊叹83岁老妈双手的灵敏程度和思维的精巧,更加欣慰的是历经岁月沧桑的妈妈,依然饱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灵。

    一团面粉,让我的妈妈爱上了制作花馍,找到了人生的快乐,也丰富了她的晚年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