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匡奕君卢成海特约记者项其军通讯员李辛迎赵丹妮 整合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康复等学科资源,率先在荆州地区成立神经疾病诊疗中心,为重症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规范化、一体化诊疗服务;牵头成立卒中中心,完善院前、院内急救体系,利用溶栓、取栓、介入、定位等先进技术护航卒中患者健康;细分颅脑损伤及神经重症、颅内肿瘤、神经脊柱脊髓等五大亚专业,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精细化发展…… 近日,从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传来好消息,荆州二医神经外科成为全国首批神经外科建设中心。全国共779家医院报名,474家医院入选。这标志着该科专业能力和诊疗水平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和同行专家的认可,学科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整合学科资源率先成立诊疗中心 前不久,38岁的徐先生(化姓)出门散步,被脚下的石块绊倒在地。所幸,只是擦破了一点头皮,其他部位并未出现明显伤情。可是当徐先生拼尽全力想站起来,却浑身无力。 当晚,他被送至荆州二医。急诊医生检查发现,患者颅脑CT并无异常,身体也未发生骨折,便邀请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生前来会诊。 经磁共振检查,徐先生被查出是由颈髓损伤导致全身瘫痪。 神经外科手术团队为其实施了“显微镜下颈前入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器置入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术后,神经康复医生及时介入,指导徐先生进行康复训练。10天后,患者顺利出院,1个月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徐先生的病情之所以能够得到精准诊治、快速好转,得益于神经疾病诊疗中心联合诊疗的优势。 以往,神经内科以药物治疗为主,神经外科则以手术治疗为主,相关学科之间往往“单兵作战”。2005年,荆州二医神经外科主任张爱明到美国进修一年。“我们发现,国外大医院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康复等相关学科的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对于神经重症及疑难患者,由神内、神外专家共同会诊,综合各方面意见后,给出最佳诊疗方案。同时,神经康复科医生及时介入,指导患者尽早康复,最大限度恢复功能、减少病残率。” 学成回国后,张爱明将先进经验引进荆州二医,于2007年正式成立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兼神经外科主任。该中心开创了荆州地区先河。 “16年来的临床实践充分证明,该学科群联合诊疗模式,不仅有利于各相关学科自身发展和融合发展,在救治重度颅脑损伤、神经重症、脑血管意外等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等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荆州二医党委书记杨学武表示。 打通院前院内网络拯救卒中患者 2022年12月,沙市区67岁的张姨爹(化姓)正在家吃晚饭。突然,老人感到右手无力,连筷子都夹不稳。当晚,老人被送到荆州二医急诊科。 经急诊脑CT检查发现,患者没有出现脑出血,患脑梗塞的可能性更大。急诊科当即通知卒中中心专家,专家诊断其出现了脑梗塞,并立即给予静脉注射溶栓药物。 经过治疗,堵塞的脑血管重新被打通,脑细胞、脑神经恢复血供,老人终于转危为安,术后也无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后遗症。 脑卒中俗称“中风”,它是因脑部血管发生梗阻或突然破裂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如不能及时打通血管或止血,轻者可能造成肢体偏瘫,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建立卒中中心,开启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整合多学科优势资源,形成上下联动的区域急救网络,集院前急救、院中救治、术后康复于一体,是抢救卒中病人的有效方法。 2019年5月,荆州二医成立卒中中心,以神经疾病诊疗中心为基础,整合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影像科、检验科等多学科资源,成立了院前急诊急救组、静脉溶栓组、脑血管介入组、神经外科组、神经康复组、重症医学组等卒中救治小组,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卒中救治体系及救治团队。 该中心能独立开展静脉溶栓、桥接取栓、动脉瘤夹闭介入手术、脑血管畸形显微外科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等先进技术,并采用术前精准定位、术中精准定位技术,精准确定靶点及残余血肿。 如今的荆州二医卒中中心,建有单独的卒中单元病房、神经重症监护室、神经康复室,布局科学合理、急救流程更优化、绿色通道更畅通、救治时间不断缩短、病人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致残致死率大大降低,并向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的建设目标奋进。 细分五大亚专业专病专治精技术 术业有专攻。经济越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同样,医学越发达,专科也越分越细。譬如,以往的大骨科,收治各种骨病患者,如今则分为关节外科、脊柱外科、手足外科等多个亚专科,各自收治相关疾病患者。 “亚专科建设是让医院保持专业化优势和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专业技术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荆州二医院长孙亚凌表示,通过亚专科建设,将医生培养成“匠才”,将医术精进为“精术”,从而提升学科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实现精准医疗。(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