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通讯员程雁徐凯)“现在的政策帮了大忙,认证以后,拿药便宜多了,还省得来回跑。”近日,监利市毛市镇陈赵村村民赵大叔拿着村医送来的高血压慢性病备案表,一脸欣慰地说。 以前,门诊慢性病待遇认定需要到乡镇医保站申报办理,特殊情况甚至要跑到城区市民之家办理,认定时限长、跑腿多、程序复杂。赵大叔患有脑梗,行动不便,儿子、儿媳均为残疾人,办理慢保更加不便。 为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领域“放管服”改革,监利医保部门创新工作措施,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门诊慢性病待遇认定下沉工作,将“两病(高血压、糖尿病)”门诊待遇认定下沉到村级协议医疗机构。为落实该举措,当地医保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指导文件,并以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为单位组织村(社)卫生室开展业务培训,确保门诊慢性病待遇认定下沉工作顺利开展。 据悉,此次门诊慢性病待遇认定下沉工作共涉及44种慢性病门诊管理病种,办理流程十分便捷,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慢性病待遇认证,其享受待遇标准同原有认定方式一致。 截至目前,监利村级协议医疗机构累计为20942名“两病”患者直接办理慢性病待遇认证,为5715名普通慢性病患者、2573名特殊慢性病患者、550名国谈特药服务对象提供代办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