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通讯员周栎杨婕刘华农)“在洪湖保护区监测到13只大天鹅,这是近30年来首次发现。”2月17日,荆州市召开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新闻发布会,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1月份的全省水鸟同步调查中,洪湖保护区共记录到水鸟53种,数量达4.8万多只,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东方白鹳、青头潜鸭,而令人欣喜的是,近30年未出现的大天鹅也进入了人们视野。洪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日益显现,生态环境逐步变好。 水鸟是湿地的重要指示物种,近年来,随着拆除围网、退垸还湖(还湿)、综合执法、全面禁捕和生态修复,洪湖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再现了“鹤汀凫渚,雁阵排空”的盛景。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通过拆除围网和退垸还湖,洪湖的天然湿地面积增加了34.67万亩,占洪湖水域总面积的56%。在2015年洪湖拆围前,湖北省鸟类同步监测中,洪湖平均每年越冬候鸟仅5000只左右。而从2017年洪湖拆围开始,洪湖每年平均观测到的冬候鸟达10万只以上。 洪湖珍稀物种回归。最新数据显示,洪湖再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青头潜鸭50多只,占到全球数量的近5%左右。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花脸鸭4000多只、小天鹅1300多只。同时还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粗梗水蕨、野大豆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野莲恢复面积曾达4万多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