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版:01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荆州区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笔

    □记者 刘蜜 特约记者 肖晓波

    在荆州区弥市镇,天筑小学旁的“闹心桥”变为“连心桥”;在东城街道,“三无小区”修缮改造焕发新姿;在江汉建机,车间工人们喜迁政府部门安排的新宿舍……

    去年5月以来,随着荆州区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启动,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全身心深入基层,心贴心倾听诉求,排万难破解难题,收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3918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3918个,以100%的热情和100%的实效,书写了一份令各界满意的答卷。

    带着问题下基层

    “家里的主要收入有哪些?”“享受了哪些政策补助?”“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去年夏天,八岭山镇三桥村,荆州区主要负责人带头下基层蹲点调研,与困难群众促膝交谈,在了解实际情况后,当即动员随行人员一起想办法、出点子,帮助困难群众拓宽致富路。

    同一时间段,该区“四大家”领导和区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等,相继开启密集型蹲点调研的行程,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做到全区所有村、社区和规上企业全覆盖。

    一路上望闻问切,一系列难题破解。弥市镇天保村里的天筑小学桥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从前的桥小、窄、危,现在的桥大、宽、稳,“闹心桥”变为“连心桥”,老师、学生、家长们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个窨井盖怎么是这样的?”在荆州区检察院组织的一次下基层调研途中,一名干警险些被突出路面的窨井盖绊倒,随后放眼一望、数了一数,在郢都路56号居民楼小巷这段路上,有10块井盖明显高出地面。

    小井盖,大民生。当下,调研队伍就聚焦群众“脚底下的安全”展开走访调查。“这井盖就一直这样,后来水表一修,这个路就更糟了。”路旁的李姨妈向来访的检察干警讲述情况时说。

    下基层察民情,关键是时时刻刻站在群众的角度换位思考。了解情况后,区检察院依法向区住建局送达检察建议书,区住建局向荆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发函,市水务集团察看现场后,将地表式水表改为挂墙式水表。至此,一条平敞的大路就此铺开。

    全心全意解民忧

    除深入调研解决群众反映的个性问题之外,荆州区还结合区情实际,围绕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居家适老化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群众愁盼的共性问题,全力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增强群众幸福感。

    “从前,我们小区缺路灯、缺监控、缺充电桩、缺晾衣杆、缺停车棚、缺健身器材,总之什么都缺。”李姨爹所住的东城街道荆东路4号院,属于典型的“三无小区”,夜晚出行难、衣物晾晒难、电瓶车充电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周边居民。随着党员干部下基层实践活动走深走实,4号院小区上述问题均得到妥善解决。

    (下转第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