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28日上午,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建科技产业园举行的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启动仪式上,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菲利华、航投基金、北京主线科技等企业机构代表先后发言,表示将更好发挥离岸科创中心优势,助力荆州深化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推动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高位起势。本报摘登其中部分代表的发言。 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建中: 搭起荆州与光谷合作交流的桥梁 “科技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城市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建中说,近年来,荆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杨建中说,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遵循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宗旨,紧密聚焦智能设备、智能工艺、智能数控和智能制造等方面,致力于核心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搭起荆州与光谷合作交流的桥梁,为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杨建中说,未来,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将以入驻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为契机,紧密对接当地企业、产业,以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荆州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技术创新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为荆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万杨谭馨) 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学民: 开启跨越发展新篇章 2月28日,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启动当天,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研发子公司——武汉菲利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同步开启运营。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学民说:“这意味着公司正在形成‘研发在武汉、战略在荆州、生产在全国制造基地’的集团化布局,掀开跨越发展新篇章。” 吴学民说,自菲利华公司改制建厂以来,就以打造国际一流企业为目标。多年来,企业立足服务航天航空和半导体、高端光学等领域新材料研发与制造,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准进入国际半导体采购供应链的石英材料供应商、行业内唯一一家“国家级创新试点企业”、行业内唯一一家启动“智慧工厂”企业,在经营业绩、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国际化程度上取得长足进展。 技术领先是菲利华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的核心路径。吴学民说,围绕这一目标,公司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强化人才培育,打造武汉技术研发平台,形成了以国内外专家和高层次技术人才为核心、优质技术人员为基础的研发团队。未来,借助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区位和资源优势,公司将继续聚集核心工艺、新产品类研发和技术人才,让武汉技术研发平台向多学科、系统性、前瞻性方向发展,逐步在石英砂料、电熔石英、高性能陶瓷材料等重点业务板块形成一批高精尖产品,实现高端市场突破,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记者黄思明) 湖北新南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家晓: 打开企业融入武汉的窗口 “公司入驻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以来,成功引进12名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为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研发团队提供了强有力人才支撑。”湖北新南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家晓说,作为“科创飞地”首批入园签约企业,公司生产经营步入正轨,目前有16名科技研发和市场销售人员在离岸科创中心办公。 李家晓介绍,为研发生产性能高效、质量稳定、品种齐全的聚烯烃成核剂系列产品,使产品技术达到或超过国际领先水平,企业亟需高校科研团队的前沿技术作为支点。通过科创中心搭建的信息平台,企业强化与高校的联系,实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创新。 “武汉高校资源为企业攻关技术难题、突破研发瓶颈提供了有力支撑。”李家晓说,目前,公司与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国内外多所高校深度合作,推进产、学、研、用、创一体化协同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李家晓说,离岸科创中心是企业融入武汉的窗口,希望借助光谷科创资源优势,紧密与武汉相关产业链企业的连接,加快建设高素质、强支撑研发中心和市场中心,打造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谭馨 万杨) 航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范智展: 深度融入科技创新“荆州速度” “荆州区位优势明显、人才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深厚,尤其是近年来的科创速度,更是让我们深受吸引、备受鼓舞。”航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范智展表示,荆州正在打造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荆州科创大走廊两个创新策源地,掀起科技创新发展热潮,这对企业来说是重大机遇。 民航基金是由民航局主导,联合民航主要企业和资本市场知名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一只主体多元化股权投资基金。范智展说,去年以来,公司关注到科技创新的“荆州速度”。经过深入研究荆州“4611”现代产业体系,民航基金开展资本布局,“以投带招,投招联动”,在为荆州对接一批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制造、北斗应用项目的同时,还为这些项目对接荆州产业,实现应用场景、客户市场的突破。 范智展说,目前,民航基金正在与市产投集团深度合作,推进一批独角兽企业、增材制造核心技术拥有企业落地荆州。“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的启动,为推动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可以全面满足科技创新项目‘研发在武汉、生产在荆州’离岸科技创新发展新模式。” 范智展表示,民航基金将与产投集团继续开展深度合作,以荆州(武汉)离科创中心为“桥头堡”,全面整合民航基金项目资源,为荆州创新发展贡献资本力量。 (谭馨 万杨) 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张天雷: 荆州将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 “今天的荆州,发展农业科技,发展智慧物流,推动智慧供销,得天时、居地利、聚人和。”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张天雷说,荆州布局离岸科创中心,推行“研发在武汉、生产在荆州,孵化在武汉、产业在荆州”科创新模式,将成为未来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 张天雷认为,荆州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复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现代物流和现代农业是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之一,创新创业正当其时,投资发展恰逢其势。湖北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作为主线科技落地荆州高新区的政府合资企业,将依托公司科研人才团队、智能驾驶全栈技术、产业化应用成果等核心优势,深耕智慧供销、智慧物流、智慧农业、智慧金融、智能驾驶、智能制造6大场景,逐步覆盖物流运输全场景,推动NATS新一代人工智能物流网络的建设与发展。 “楚人重义,我等创业者亦有豪情。”张天雷表示,未来的荆州前景无限,是一方成就事业的新沃土。湖北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将与荆州紧密合作,在智慧物流、智慧供销、智慧交通、智慧港口、智慧城市、智慧机场等领域深度合作,通过链接生态的力量,将交通能源、汽车制造、物流运输、基金保险、5G、车路协同、通信、物流仓储、物流平台等产业上下游领军者聚集到一起,共同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物流网络,助力荆州国家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设和品牌打造。(记者夏雨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