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是崇尚玉器的国家,是国人审美观的重要基础,具有8000年的辉煌历史,玉器制作工艺非常高超。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玉器制作工艺堪称一流。 曾侯乙墓出土玉器300多件,皆器形宏大、构思巧妙、制作精美,代表了战国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玉器工艺的新水平。其中,十六节龙凤玉佩、四节龙凤玉珊堪称战国早期玉器的代表作。全器用一块玉料透雕而成,精美奇巧、温润敦厚,令人叹为观止。 安徽长丰楚墓出土玉器80多件,均饰有精美纹饰,以镂空龙形玉佩、镂空龙凤玉佩、双风玉璜、双龙首玉璜最为精美,代表了战国晚期楚国玉雕水平。其中,两件大小、形态基本相似的双龙双凤玉佩,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双龙双凤玉佩以联体双龙结构成一变体璜形,两端对称雕琢侧身龙首,龙身如拱,连为一体,上刻对称流云纹。龙身下对称透雕直立双凤。龙体满饰细致规整的勾连云纹,与凤鸟部分之繁富细密的透雕镂孔在形式感上造成疏密简繁的对比。龙体边沿饰一周阴线弦纹,意在突出造型主体的形式意味。全器略呈扁平长方形,通体镂空。凤身与龙尾相接,形成龙凤同体双飞之势,其用料之精、构图之美、气势之大、内含之深,在战国玉器中堪称出类拔萃者。 2006年,在荆州区川店镇的熊家冢出土玉器2000多件(套),种类繁多、雕工精湛、造型独特,代表了目前发掘的楚国玉器最高水平。 先秦时期的楚国玉器雕刻,无论数量、品类还是雕琢技艺都堪称一流,它们是楚国经济发达的表征。那些富有新意的器形、精巧的纹饰,以及巧致的风格,改变了西周以前“大玉不雕”的审美倾向,开创了新时代玉器审美的新视界。 (曹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