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河口镇党委书记郑海淼 2023年,小河口镇党委、政府将扛实发展责任,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奋力创建乡村振兴先行区。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和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为契机,重点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融合等问题,努力破解小河口镇发展困局。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构建农业产业链,推广现代循环农业;坚持发展工业经济,突出全员招商,在镇内发展专而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预制菜产业;推动民生工程实施,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着重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提高治理能力,打造高效强能队伍,为石首全面建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市贡献小河力量。 围绕产业抓镇域经济。一是着眼市重点产业集群抓招商。紧扣“农产品精深加工、化工建材、智能装备及先进制造、光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开展招商,有针对性地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二是着眼镇农业产业升级抓招商。按照“一旱一水、一菜一虾”农业产业布局,着力引进水产品、蔬菜、粮食等精深加工企业。依托长江、故道优质水源,打造万亩“黄花沾”生态虾稻种植基地,培育“故道米”、“故道虾”企业品牌,探索创建“长江故道”公用品牌。充分发挥万里食品、浩洋水产、巧巧米业等企业引领农业产业转型作用,建设预制菜优质原料供应基地,带动传统种养殖产业向预制菜深加工延伸,助力荆州打造华中预制菜之都。三是着眼镇域经济考核抓目标实现。2023年,小河口镇预期新签约、履约、注册项目数目标4个,力争冲刺5个;固定资产投资入库预期目标为4亿,力争达到5亿;500万元以上在库项目数量预期目标为10个,力争冲刺12个;规上工业总产业预期目标为3.9亿;拟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新增限上贸易企业3家。 围绕发展抓重点项目。一是抓重点项目实施。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统筹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天鹅洲出行公路、擦亮小城镇、高标准农田整治、巩固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二是抓重点项目谋划与争取。重点围绕水生态环境治理,争取将中洲子故道水域整治纳入中省大型灌区改造工程;围绕农业产业升级,争取将小河口镇美丽乡村共同缔造示范区、智慧数字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申报纳入政府专项债项目;围绕水利设施补短板,争取天心垸抗旱站改造项目。 围绕民生抓社会保障。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加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小河出行公路镇区至郑家台段2023年7月前通车。全力协调监利推动郑家台至冯家潭段征地拆迁工作,力争2023年6月进场施工。拉通郑家台至杨波坦连接公路,全面完成镇内路网循环贯通。三是更新完善集镇功能。加快推进幸福路污水管网连接入户工程,尽快实施镇区人行道及下水道疏洗改造工程,坚决避免出现“看海”现象。建设便民礼丧处,倡导文明礼丧新风尚。规划湿地公园建设,提升小城镇品位和文化底蕴,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围绕生态抓环境整治。一是狠抓水生态环境保护。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狠抓长江(小河段)、天星湖、故道水域环境整治。二是持续人居环境整治。结合“三清四化”行动,建立“单月暗访、双月明察、季度拉练、年度评价”考核机制,常态化抓好全域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是加强生态环保监督。对牧原公司、浩洋水产、万里食品等企业加强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对排污、沼液还田等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不发生重大环保污染事件。四是规范农村建房管控。严格依法依规审批,严厉打击未批先建、乱搭乱建违法行为,对建房管控实行一票否决。持续加大对农村危旧房屋的拆除力度,实行农村建设用地集并,为乡村项目建设预留发展空间。 围绕法治抓营商环境。一是加强普法宣传。充分发挥各类理事会作用,广泛开展平安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提升群众法律意识,促进政风与民风好转。二是严格依法行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法治化落实“双优化”,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完善跟踪服务机制,对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损害企业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重拳出击。 围绕稳定抓安全底线。一是站稳政治安全立场。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采取多种形式读原文悟原理,学思悟践。结合共同缔造活动召开“村组会”、“板凳会”积极进村入户宣讲,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千家万户。二是维护社会安全大局。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快自建房排查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开展群众的能力,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动态更新重点人群清单,着力快速解决初信初访问题。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坚决落实返乡人员摸排登记工作,严格落实返乡人员“三落地”管理,筑牢“外防输入”坚固防线。三是促进经济安全发展。稳步推进镇、村两级债务化解工作,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分类化解债务存量,严控债务增量。加强镇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建立明细台账,准确掌握资产权属、分布和使用状况,全面摸清资产底数。运用市场化手段经营国有资产,重点抓闲置土地、经营性资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依托现有资源,持续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鼓励支持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村集体产业,将产业发展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硬账硬结,不断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