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版:综合新闻

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和信息采集车“上岗”
以“智”优“治”,让城市治理智慧化

    本报讯(记者融欣)路上的井盖缺失了怎么办?商户占用城市道路怎样腾出空间?车辆乱停乱放如何归置?随着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的上岗,这些曾经依靠市民投诉的城市管理问题将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近日,监利城区迎来了13名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和一辆专业的信息采集车。对推进城区城市智慧化发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提供了技术保障。

    按照市城市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工作安排,监利城区建成区30平方公里区域划分为30个责任片区,每个片区由1个采集员负责信息收集、上报、复核。他们在各自片区全面排查城区路面、立面、绿化、亮化、公共空间秩序等维护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为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注入了崭新的能量。目前,第一批13名信息采集员已上岗,第二批信息采集员也将于近期上岗。

    监利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完成人员培训后,系统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负责江城路片区的信息采集员小李,发现一处占道经营问题,他立即拍照通过手机app“城管通”上传到信息平台指挥中心。经过值班长审核立案,派单员小龚将该案件发给市城市综合执法大队进行处置,40分钟后,该问题处置完毕,执法大队将结果上报到信息平台,经信息采集员复核,确认问题处理完毕并反馈到信息平台,值班长确认结案,完成了从发现问题——上传立案——派单处理——现场复核——反馈结案的闭环流程。当日,城区共采集有效问题信息96条、处理结案78条、正在处理18条。

    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成为现实,同时解决问题的部门也不仅限于传统的城管,而是扩大到涉及住建、自然资源与规划等部门的“大城管”,城市管理不再单一,而是变得更为协同化、多元化。“数字城管”的试运行,也标志着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进入智慧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快车道,城市管理由粗放式、被动化管理向精细化、主动式管理转变,由静态管理、单向管理、传统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互动式管理、现代管理。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信息不及时、处置被动、评价体系不科学、监督不到位、管理缺位、专业部门职责不明、效率低下、空间划分不合理、管理责任不落实等问题,更有利于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以“智”优“治”,让城市治理智慧化。接下来,监利市将通过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建设和运行,以日均问题处理量增加、公众投诉量明显下降、公众满意度显著上升三大成效为目标,以增进群众福祉、共享发展成果数字化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管理中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不断努力前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