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匡奕君卢成海 实习生李盼 特约记者项其军 通讯员李辛迎赵丹妮 “周教授,我这颈子后面老有一根筋扯着痛,拍了好多片子,也查不出什么原因……”日前,得知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知名教授周迎春来到荆州市二医坐诊,62岁的胡姨妈赶紧前来咨询。 今年春节期间,胡姨妈开始出现颈肩疼痛,有时好好的,脖子后面突然感觉“有根筋”扯得痛。渐渐地,疼痛开始蔓延,导致右上肢也出现疼痛和麻木感。因为疼痛,胡姨妈平时穿衣、做家务都很费力。为此,她看过几家医院,也拍了不少片子,可一直没查出原因。 “放松,伸出右手,拉住我的手,用力往后拉,这样疼不疼?”周迎春询问完病情后,站起身来,为胡姨妈做身体检查。 “从片子上看,骨骼没有问题,可能是神经受到卡压。”周迎春建议她先保守治疗,并开了减轻神经疼痛、营养神经的药。 “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好,还需要做臂丛神经成像检查,看看到底是哪根神经受到卡压,再来做神经根减压治疗。”周迎春提醒。 荆州市二医、武汉协和医院联合开展神经外科义诊活动中的一幕。当天,共有百余名患者前来咨询就诊,他们大多是老年患者,症状以颈肩腰腿痛为主。 “颈肩痛、腰腿痛、头晕头痛,这些疾病虽然常见,但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复杂。”周教授说,比如,老年人头痛头晕,可能是颈椎原因,也可能是脑血管供血问题。又如,老年人颈肩腰腿痛,原因也有很多种,可能是肌肉筋膜受到卡压,也有可能是脊柱不稳定,还可能是神经局部炎症引起,甚至是脊髓或骨骼本身发生病变,等等。因此,在治疗前需要仔细鉴别诊断,借助于肌电图、神经成像等检查技术,逐一排查是骨骼的原因,还是神经出了问题。 过去,许多老年患者担心,手术后可能会瘫痪。如今,随着医学的进步,显微镜、神经内镜等微创技术获得长足发展,不仅手术创伤很小,而且术中对神经、血管等组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而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受到越来越多老年患者的认可。 此外,对于同时具有脊柱畸形、骨质疏松、椎体滑脱等疑难杂症患者来说,通过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疼痛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协作的MDT模式,能够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据了解,近5年来,荆州市二医与武汉协和医院加强技术协作,每季度定期邀请周迎春教授来荆坐诊、查房、手术,让荆州广大患者少跑腿,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全国首批建设中心守护患者颈椎健康 整合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康复 等学科资源,率先在荆州地区成立神经疾病诊疗中心,为重症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规范化、一体化诊疗服务;细分颅脑损伤及神经重症、颅内肿瘤、神经脊柱脊髓等五大亚专业,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精细化发展……近年来,在荆州市二医神经疾病诊疗中心主任、神经外科主任张爱明的带领下,荆州市二医神经外科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医疗服务能力持续走路。 不久前,该院神经外科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神经外科建设中心,标志着其学科专业能力和诊疗水平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和同行专家的认可,学科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过去,神经内科以药物治疗为主,神经外科则以手术治疗为主,相关学科之间往往‘单兵作战’,既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2005年,张爱明主任出国进修,发现国外大医院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康复等相关学科的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联合诊疗团队。多学科专家共同会诊,综合各方面意见后,给出最有利于患者的诊疗方案。同时,神经康复科医生及时介入,指导患者尽早康复,最大限度恢复功能、减少病残率。 1年后,张爱明学成回国,将先进诊疗模式带回荆州市二医,并于2007年正式成立神经疾病诊疗中心。该模式创下了荆州地区先河。 “16年来的临床实践充分证实,该学科群联合诊疗模式,不仅有利于各相关学科自身发展和融合发展,更有利于患者,在救治重度颅脑损伤、神经重症、脑血管意外等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荆州市二医党委书记杨学武表示。 术业有专攻。经济越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同样,医学越发达,专科也越分越细。 近年来,在张爱明的推动下,荆州市二医神经外科始终重视亚专科建设,将神经外科细分为颅脑损伤及神经重症、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神经脊柱脊髓、功能性神经疾病五大亚专业。每个亚专业均由高年资医生担任组长,深耕一个专业领域,力求做精、做细、做强。 “亚专科建设是让医院保持专业化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专业技术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荆州市二医院长孙亚凌表示,通过亚专科建设,将医生培养成“匠才”,将医术精进为“精术”,从而提升学科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实现精准医疗。 目前,荆州市二医神经外科正积极申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为神经疾病患者带来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