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郭江峰 通讯员 叶合营 李军华 人勤春早,石首市高基庙镇邓家岭村,不少农民朋友在查看田间红花籽长势和土壤情况,着手准备即将开始的大面积土地翻耕和水稻播种。劳作间隙,农户们的欢声笑语划破了宁静的田野。 日前,石首市市委第五巡察组在高基庙镇开展常规巡察,深入邓家岭村七组巡察走访时,发现该组大片农田因缺水开裂,庄稼也枯萎了,而村里建设的节能灌溉系统就在田间地头,扭开水阀却出不了水。 “大爷,这田里要浇水了吧?”巡察组的同志询问道。 “唉!哪个不说要水哟,可水要来才行呀!”大爷长叹一声。 “这不是有节能灌溉系统么?还怕抽不来水吗?” “说起这个灌溉系统我就窝火,当初为了修这个水阀,我还花了400元钱,可是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能有什么用?” 经过进一步了解,巡察组得知,原来村里这套节能灌溉系统因管理维护不善,部分水阀严重老化破损,跑冒滴漏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涝的涝死,干的干死”——离取水口近的田地,因水阀无法关紧,导致出水太多,而远处则因水压不足,水又无法流到田里。此外,这些水阀需要专业售后人员检修,而且一个水阀修理一次就要花费400元左右,维修成本较高,村里迟迟没有联系厂商进行全面检修。 与邓家岭村相隔两三公里的荷伍垱村,也出现灌溉用水“中梗阻”情况——泵站下方的引水渠因破损开裂,抽出的水出泵站没多远就损耗殆尽,以至于距离较远的高标准农田无法取水灌溉,村民苦不堪言,不得不用自家塑胶水管引水抗旱。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巡察走访中发现的邓家岭村节能灌溉系统、荷伍垱村引水渠和泵站等水利设施设备破损废弃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农田日常灌溉。这引起巡察组高度重视,并将水利管理维护不善等问题反馈给高基庙镇,督促立行立改。该镇党委、政府迅速安排专班跟进,对巡察反馈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并细化日常监管和维护责任,制定完善农田水利设施设备管理规定5项。 如今,水阀关闭时严丝合缝、滴水不漏,泵站抽水轰鸣声又再次响起,引水渠修葺一新。望着眼前活水源源流淌,前来回访的巡察干部与交谈的农户脸上露出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