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楚国的版图是动态的,有一个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过程。 楚国在战国时候的疆域主要包括这些地方: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全部,这是楚国的基本根据地,湖北是楚国的政治中心,湖南是楚国的后方和兵力来源地,安徽和江苏是战国时候吞并小国(如徐国)过来的;四川、重庆西部,这两个地方是楚国消灭巴人后夺来的;陕西东南部,主要是指汉中地区,是和秦国的主要战场;河南南部,是原宋国的地盘;山东西南部,是战国晚期和鲁国战争时夺来的,战国时楚国势力延伸到贵州东北部一带;广东北部,是消灭了百越族势力后夺来的;江西大部、浙江西北部,是春秋时吴越争霸,战国时楚国渔翁得利,消灭两个衰弱的国家后纳入版图的。 先秦史学家朱顺龙、顾德融两位教授在《春秋史》中说:“楚国最盛时,其疆域占有今湖北全境,陕西、四川、河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地区。”这里,楚国的地盘比前面所说的又大了许多,增加了浙江全部和山东、陕西、四川、云南、贵州两省的一部分。但是,荆州地方史志专家浦士培先生仍觉得不够,他认为,除了上述地区以外,楚国势力范围最大的时期,还应该包括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通俗地说,就是包括中国的南半部分。用楚学大家张正明教授的话来说,楚国建成了一个方圆约5000里的煊赫大国;用苏东坡老先生的诗来说,那就是“楚境横天下”了。 (曹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