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特别报道

“贷”活一池春水 “融”获更多精彩
——宜荆荆恩四地扎实开展“金融早春行”系列活动

    春回大地万物苏,金融活水暖意融。开春之后,一场场“金融早春行”活动在宜荆荆都市圈和“宜荆荆恩”城市群各地相继举行,一场场助企惠企高质量发展的政银企对接给不少企业送去春日“喜雨”。四地通过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强化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开展“金融润商”行动、落实企业上市及再融资奖励,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宜昌

    “贷”来新活力 助企“加速跑”

    近日,一笔金额为20万元的“政采贷”发放到宜昌市五峰县某电子产品销售公司账户,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所谓“政采贷”,是指中小微企业中标政府采购项目后,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合同融资确认后,银行根据额度发放贷款,企业完成政府采购履约验收任务后,及时回款至约定账户。

    今年以来,宜昌市金融部门全力稳经济增长、稳市场主体。全覆盖调研、摸排、征集企业融资需求,宜昌市政府先后组织金融“早春行”两轮活动,促成银企合作金额381.49亿元。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开展餐饮企业、工业技改等系列专场融资活动,促成项目合作93个、合作金额123.76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20场次,促成合作项目676个,合作金额1027亿元。

    对于重点项目,建立“五个一”融资对接机制,依据不同状况、不同类别、不同行业进行分类施策、精准对接。对于首贷企业,加强政府增信,做好信用培植,提高企业资信条件;对于经营性现金流短缺的企业,继续落实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用好中小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对于经营成本较高、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用好专项再贷款再贴现、设备更新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等优质低成本资金,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同时,宜昌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持续升级。推广“1分钟申报、3分钟审核、人工0干预、群众0跑腿的‘1300’”创业担保贷款发放模式。深化宜昌网上金融大厅与宜昌市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的协调联动,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高企业、居民融资申请便利度和贷款满足率,累计助力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融资规模突破400亿元。对金融机构发放的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首贷户”贷款给予2%的贴息支持。为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市级财政计划设立不少于1亿元的市级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纾困基金,安排1000万元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奖补资金。

    通过纾解企业融资难题,宜昌市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更快地投向实体经济。截至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5423亿元,较年初增加244亿元,同比多增160亿元,同比增幅14.09%,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1至2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7925户,比上年底增长2.96%,高于全省2.29%的平均水平。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三峡日报全媒记者何冠英通讯员刘明兴)

    荆州

    播撒“及时雨” 纾困亮实招

    近日,湖北德永盛纺织有限公司织布车间内,一台台自动化、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车间紧张忙碌,各条生产线一派繁忙景象。“多亏银行帮我们续贷了1000万元,让我们有了购买原材料的资金,企业经营压力得以有效缓解。”该企业董事长陈锋说。

    今年2月,正值新年开工生产备料的关键时期,该公司在中国银行荆州分行贷款的1000万元一年期流动资金即将到期。市场上原材料棉花价格波动频繁,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如先偿还贷款,公司经营将难以为继。

    中国银行荆州分行工作人员得知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后,立即上门了解诉求。在综合考虑企业经营及授信期内各项条件后,该行最终敲定了“中银接力通宝”的授信方案,按照市场化原则实施延期还本付息,不收取任何办理费用,短短几天就解决了企业续贷难题。

    自“中银接力通宝”政策推出以来,该行已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办理了15笔业务,金额0.81亿元,极大减轻企业还款压力。

    近年来,荆州市聚焦金融助企纾困工作,出台稳经济促发展“135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10条”、《荆州市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十项重要“微改”方案》等文件,做到政策应出尽出,助推金融助企纾困工作落实落地。

    去年,荆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777.4亿元,居全省市州第4位,比年初增加311.6亿元,增速12.64%;银行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续贷、展期、调整还款计划364.5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减费让利,平均担保费率降低至0.48%,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企业上市走上“快车道”,资本市场建设迎来“新高潮”。去年12月21日,九菱科技成功上市发行;1月31日上午,江瀚新材上市敲锣,目前航天南湖成功过审待发行。

    聚焦实体经济,以金融“及时雨”惠企利企。今年“早春行”政银企对接会上,16家金融机构与1406家企业授信签约513.9亿元,持续引入金融“活水”,为荆州中小微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荆州日报记者谭馨通讯员胡云飞)

    荆门

    金融引“活水” 润企细无声

    “多亏中行送来的220万元贷款,解决了公司现金流问题,这批发往海螺水泥的货才能如期装车。”3月24日,面对贷后回访的中行荆门分行客户经理,荆门零陵耐火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汉平竖起了大拇指。

    据介绍,零陵公司是家专精特新企业,客户主要是海螺水泥、华润水泥和葛洲坝水泥等上市企业,由于产品回款时间长,资金占用量大,今年开年以来,急需流动资金补充。得知消息后,中国银行荆门分行客户经理立刻上门,为其办理纯信用无抵押贷款,不到7天时间,贷款就到账了。“有了这笔资金支持,公司发展底气更足了。接下来,公司还将与马里、伊拉克的客户合作,把产品卖到国外去。”陈汉平说。

    实体经济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金融活水”支持。今年以来,荆门市引导全市银行机构主动对接“4253”产业格局和12条制造业产业链企业,开展“一行一品”“一县一品”信贷服务品牌创建工程,开展锂电产业链金融、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退役军人金融扶持、房地产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七大金融”提升行动,强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紧紧围绕全市“4211”产业体系和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行业部门丰富服务场景+财政担保增信防控风险”的供应链金融荆门模式。

    开年以来,荆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便捷获得信贷”活动,把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作为长期任务,实现普惠小微贷款及信用贷款增量扩面。与此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实施减费让利,持续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推动银行机构负债成本下降,助力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下行。

    为此,荆门市金融监管部门以“贷款总量平稳增长,全年同比多增”为基本要求,围绕市政府“全年新增信贷200亿元以上”工作要求和经济增长目标,确定全年信贷增长目标。2023年,荆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拟对1570个企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531亿元,签约企业面和支持金额均大幅高于去年。

    为推动2023年信贷目标任务落实落地,用项目助推信贷投放“稳中求进”,开年以来,荆门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人行荆门市中支组织全市银行机构、七大投融资平台牵头单位开展对接,确定2023年“早春行”信贷任务,全市银行机构拟对1570个企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531亿元。其中,普惠金融为1176个企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127亿元;绿色金融为127个企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222亿元;科创金融为224个企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101亿元,越来越多的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流入荆门。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荆门日报记者郭立)

    恩施

    “两山”民宿贷 生态添“身价”

    “多亏你们农商银行支持,我准备用这笔贷款装修民宿,争取夏季旅游旺季开门迎客。”3月24日,恩施市白果乡幺妹村村民向心桥获得30万元“两山”民宿贷,激动不已。

    据介绍,“两山”民宿贷是为恩施州“两山”示范区内已办理民宿营业执照、有自有固定民宿经营场所的个体工商户、农户、小微企业主(或实际控制人)量身定制的用于民宿装修或经营周转的一款信贷产品。该类贷款实行差异化定价,客户承担利率控制在5.3%以内,最高可贷200万元。

    作为一家本土银行,恩施农商银行始终坚持以恩施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全州中心工作为全行业务发展的风向标,坚守主责主业、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紧紧围绕恩施州提出的“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发展战略和“土、硒、茶、凉、绿”五大特色优势举措,最大范围开展对接沟通,以最优方式推进金融服务,最大力度盘活金融资源。截至去年12月末,新增50亿元贷款,100%投入支农、支小、支实等领域。存量75%以上的贷款(296亿元)投放至“土、硒、茶、凉、绿”特色主导产业。

    去年,随着暑期游、避暑游放开,恩施迎来旅游旺季。恩施农商银行紧盯旅游景区、民宿酒店、土特产等涉及旅游产业链的客户群,开展送贷上门、送支付码上门、送普惠政策上门等旺季旅游拉练活动,仅2个月时间信贷支持民宿154户3086万元,支持文旅企业178户3738万元。

    “眼看大峡谷旅游旺季就要来了,我正在为民宿改造发愁时,恩施农商银行沐抚支行主动上门为我们办理民宿贷款,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恩施大峡谷风景管理处拈山小隐民宿负责人沈杨铭说。

    近年来,恩施农商银行还结合当地发展实际,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恩施市三岔乡是恩施马尔科土豆重要的生产基地,恩施农商银行三岔支行在燕子坝村通过信贷支持打造网红旅游基地,创新直播带货助农,既宣传了农商行普惠金融产品,更助力了农户增收。“农商行的金融服务很接地气,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村未来发展底气更足。”燕子坝村党支部书记杨佩凡说。

    “‘两山’民宿贷是农商银行针对当前恩施州全面推进‘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创新推出的一款信贷产品,能有效促进民宿产业发展,保障民宿经济资金需求,解决个体民宿经营户融资难题。”恩施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州农商银行累计投放“两山”民宿贷167笔金额2798万元,后续将持续加大“两山”民宿贷的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主办行,为恩施州推进“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贡献农商银行力量。(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通讯员李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