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楚文化是荆楚文化的重要支柱和长江文明的重要源头根脉,难在挖掘、重在保护、贵在传承。作为“楚国故都”,荆州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扛起楚文化保护传承大旗,探寻根脉,守正创新,全力打造新时代楚文化权威阐释地、场景再现地、活动聚集地、文旅目的地。 荆州是实证“楚国八百年”的中心区域 楚国公族起源于中原、民人聚居于江汉,自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存续约八百年。荆州楚纪南故城是楚国最强盛时期都城所在地,楚先民以此为中心创造了“内可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相辉映、外可与同时期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 “一城三山”实证楚都繁华。大型遗址、高等级墓葬是诠释楚文化高度的关键标尺;这两者兼备且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涵最丰富者,在全国楚境内,非荆州莫属。楚纪南故城是楚文化中具有唯一性、至高性的中心遗址,197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的“纪南城考古大会战”,系统揭示出这座“南国第一大城”的文化面貌。马山墓群和八岭山墓群是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楚国高等级贵族陵园,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保存完好。雨台山墓群是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楚平民墓地,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荆州市已累计发掘楚文化遗址近5万平方米、楚墓葬近7000座,是探索荆楚文化、探源中华文明的考古中心之一。 “五大精品”印证楚脉千秋。荆州出土楚文物的等级和数量位居湖北前列、全国第一方阵,进一步增强了楚文化的历史信度、丰富了楚文化的历史内涵。出土丝织品涵括先秦时期全部种类,代表了楚式丝织刺绣艺术的最高水平。系列青铜器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吴王阖闾戟等是长江流域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馆藏木漆器最负盛名,“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战国简牍约占全国重要发现的80%,龙会河北岸楚简曾入选“考古中国”重大新进展。荆州楚玉独树一帜,组玉佩和玉龙佩、龙凤佩等最具楚文化特征。 “一区一带”见证楚风传承。20世纪70年代起,湖北和荆州逐渐成为探索楚文化的学术中心,一系列新发现、新成果推动形成了关于楚文化概念、内涵、成就、地位的研究热。此后,随着楚地出土文物海外展出、楚宫乐舞全球公演、国际学术交流日繁,楚文化热在国内外持续升温。2010年,国家文物局、湖北省政府签订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共建协议,将楚遗址、楚墓葬、楚文物、楚人文保护利用纳入国家规划。当前,《荆州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专门划定“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带”,涵括荆州大遗址全部本体,致力建设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