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记者 刘洁 特约记者 项其军 通讯员 李辛迎 “耳朵有两个重要功能,一个是听觉,听不清或听不见称为耳聋;另一个是平衡觉,平衡的破坏多则表现为眩晕。”荆州二医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刘卫介绍,耳痛、耳聋、耳鸣和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耳部不适,除了少部分先天患者外,大部分后天耳部疾病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不洁工具“采耳”易致真菌感染 若不洁的物品如棉棒、耳勺或手指等挖耳后损伤外耳道皮肤,可表现为耳痛、流脓等,一旦损伤鼓膜更后悔莫及。”刘卫说,若挖耳后不慎将耵聍推入耳道深部,使之难以自行排出,更易形成栓塞。还有人使用不洁工具“采耳”后导致耳道真菌感染、外耳道乳头状瘤等疾病传播。 刘卫提醒,如果出现耵聍栓塞明显,影响听力、诱发耳鸣甚至出现反射性咳嗽等耳部不适,不要盲目挖耳,应到耳鼻喉专科门诊就诊,同时明确是否合并炎症感染等情况,及时对症治疗。 中耳炎、鼻部及耳部占位病变等均可引起耳聋 “引起耳聋的病因繁多,包括耵聍栓塞、精神因素、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鼻部及耳部占位病变、分泌性中耳炎、遗传性耳聋等。”刘卫说,听力损失的儿童首要干预目的是改善听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听力言语康复及训练。 中耳炎、耵聍栓塞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听力损失,可采用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及眩晕不适,如进行规律的药物治疗,2/3患者听力能改善,常与劳累、精神紧张等亚健康状态相关。 经常眩晕可能得了“耳石症” 眩晕、头晕、耳鸣及耳聋为常见多发症状,其根本原因是病变影响内耳前庭平衡系统,使两侧前庭系统不平衡所致。 刘卫介绍,“耳石症”学名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表现是患者在突然改变体位时诱发旋转性眩晕。 如果是典型的耳石症患者,经过手法复位,眩晕症状能立刻缓解。还有少数外周性眩晕患者,经头颅MRI等检查未发现异常,就是眩晕不能动,经综合治疗加上前庭功能锻炼,一周时间基本可恢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