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王子瑶 万杨 通讯员 张克功 彭传波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荆楚万千才。春暖花开,荆州迎来一场“火爆”的综合性技能人才盛会,4月7日至8日,湖北省第三届民间工艺技能大赛暨荆州市第一届“郢匠杯”职业技能大赛在荆州体育中心举行。820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吸引不少市民现场观摩,营造出“技兴荆楚、能创未来”的浓厚氛围。 此次大赛是首届楚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在此期间同步举行荆州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展示活动,打造出集“比赛、展示、体验、观摩”为一体的技能交流平台。 匠心传承: “50后”与“00后”同台竞技 71岁的根雕选手王习师,与18岁的少年郎同台竞技;老师和学生一起切磋技艺……赛场上,来自全省17个地市州、林区的222名选手,在漆艺、刺绣、烙画、泥塑草竹编等8个赛项中,进行“从脑尖创意到指尖轻舞的角逐”。 湖北省第三届民间工艺技能大赛为省级一类大赛,以“匠心传承、楚艺复兴”为主题,选手通过作品展示、现场制作、作品创作概述三个环节,决出金、银、铜奖及优胜奖。 为推动技艺传承创新,不少大师也加入参赛队伍,发挥出示范带动作用。襄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王道隧从事柳编行业40余年,此次报名参赛,与全省能人“比武”。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王舒也参加了漆艺组比赛。“通过此次大赛,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让传统技艺后继有人。”王舒说。 省第三届民间工艺技能大赛组委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副裁判长范国忠说,大赛既保留了漆艺、烙画等湖北民间工艺优势项目,又新增了木雕、草竹编等新兴产业项目,推动民间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强技赋能: “行家里手”亮出十八般武艺 从电脑编程操作工业机器人的高端大气,到手持瓦刀进行瓷砖贴面的接地气;从美容师比精巧,到快递员拼速度;从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农用)的智能化,到男女花艺师巧手插花的创意美……荆州市第一届“郢匠杯”职业技能大赛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主动求变,创新引变。 为加快推进“技兴荆楚”工程落地见效,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荆州市举办了第一届“郢匠杯”职业技能大赛。活动主题为“郢匠逐梦新时代、强技赋能新荆州”,围绕我市“4611”现代产业体系,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竞赛模块、评分标准和技能要求,设置竞赛项目7类16个,共有598余名选手参与角逐。 来自荆州技师学院汽修班学生平厚宇说,汽修技术比赛竞争非常激烈,选手们很厉害,我们从中学到不少技巧,不虚此行! 成果展示: 延续和传承工匠精神 郢匠挥斤,荆楚振兴。荆州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展示推出“6大板块、5种形式、9个展区”。“6大板块”即政策引领板块、评价体系建设、竞赛成果展示、企业院校发展成果、技能精英风采、展望未来之路;“5种形式”即采用图片、文字、视频、作品及现场技能展演等方式进行展示;“9个展区”即全市8个县市区和市直技工院校、企业参展。 “现场品尝公安秋刀鱼,又香又酥,人间美味!”“石首鸡蛋入口即化,非常鲜嫩。”“洪湖莲汁,又糯又甜,味道纯正。”……在成果展示区,人们依次品鉴和欣赏特色产品,对荆州味道赞不绝口。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李中悦最中意公安锅盔。得知“公安锅盔制作技艺”2019年被公安县政府批准为公安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后,他深有感触地说,小小的锅块被公安人做到极致,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力。 一批又一批观众前往观看这场技能盛宴,在心手相传间,在欣赏品味中,工匠精神正在深入人心,正在延续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