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郭江峰 通讯员 张柱 清廉是办好人民教育最亮的底色。近年来,洪湖市纪委监委联合洪湖市教育局以清廉学校建设为契机,突出“班子”“师德”“文化”三个关键词,多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清廉学校建设,着力打造“清明政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清净校风”的清廉学校,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班子带头 塑清明政风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为推动清廉学校建设,洪湖市纪委监委牢牢抓住学校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加强对学校“一把手”和领导干部的监督,规范学校权力运行。 只有加强对违规违纪问题的问责,才能实现约束有力。该市纪委监委对收到的反映学校教师违规补课、参与家养等信访举报案件,采取约谈学校负责人等措施,做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组建行风督查组开展电视问政,常态化盯紧重要时间、关键人员,24小时接受群众举报,强化监督合力,使学校“一把手”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今年以来,该市教育局针对发现的问题,已下发督导通报2期,对洪湖市实验中学参与有偿补课的教师王某严肃处理;组织专班对该市各学校食堂进行实地督查,发现4个方面21个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24份,谈话提醒学校“一把手”10人次。 师德铸魂 树清正教风 “师德高尚的标准是什么?好老师的定义又是什么?”在洪湖市双语实验学校演讲台上,中年教师凤朝阳面对观众扪心自问。她说,对于教育事业,既然选择了就要心无旁骛地去热爱,“只有足够热爱,我们才可以底气十足地说‘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作为该市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洪湖市双语实验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该校严格按照教育局师德建设周工作安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法规,引导教师全面落实“十项准则”,坚守道德底线,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着力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除了将每年8月最后一周设立为“师德建设周”,该市每年都会组织别开生面的师德报告会,遴选身边的好教师讲述教育故事;开展“十佳师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树立榜样;制定《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评价制度》,将师德师风列为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各类评比的核心条件。教师若存在收受学生家长礼金礼卡、违规接受家长宴请等违反师德的行为,在各类评价考核和岗位聘任中“一票否决”,并对学校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文化沁润 养清净校风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古以来,人们常常用莲花来赞美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走进洪湖市实验小学,清廉氛围迎面而来:该校以洪湖水乡区域文化符号“莲”为学校文化的基本元素,根据现有条件打造富有“莲”特色的校园环境,“崇莲楼”所有楼道、横梁均张贴“莲诗莲句”,让墙壁“说话”,用诗画“传情”。 廉洁文化重在“润物细无声”。该市纪委监委联合宣传、教育部门,将清廉文化与清廉学校建设相融合,指导各校将清廉文化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环境布置和文化艺术活动中。洪湖市一小将诗文诵读与清廉文化结合,精选廉洁诗文,组织学生利用朝读经典时间诵读,培育清廉价值理念;沙口镇贺龙中学利用校园广播,每周固定时间为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一个廉政故事,让“廉洁之音”响彻校园;新堤中学建设廉洁林、清廉文化墙、阳光诗词长廊等,将廉洁文化与校园环境有效融合,相得益彰…… 此外,该市还精心订制清廉学校“四个一廉洁文化套餐”,各中小学校因地制宜,上一堂清廉主题班队课、开一场家风家教专题讲座、做一次清廉文化展示板报、收一次清廉文化文艺作品,让廉洁种子潜移默化根植于学生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