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接第1版) 丰富的水源,滋养了江汉平原富饶的农业和水产。荆州有7个全国产粮大县,水稻、油菜籽产量居全省首位,被誉为“中国淡水渔业第一市”;小龙虾产量达47万吨,占全国的17.6%,产生了监利龙虾、洪湖清水虾和螃蟹、洪湖莲藕等一批优质品牌。 依托丰厚的资源,荆州以现代农产品加工为主战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202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280亿元,带动广大农民富了起来。同时,荆州预制菜产业迅速崛起,扛起建设“华中预制菜之都”的大旗。以水为媒,松滋洈水、洪湖、石首天鹅洲湿地等地生态旅游得到长足发展。 通过人水和谐,荆州在学会与水共生共存、共同缔造幸福生活、走出一条致富路的征程中,充分体现自身的作为和担当。 产城融合的开拓创新 新时代呼唤新使命。历史积淀厚重的荆州,工业要振兴、文旅要突破、科教要做强、城市要升级、形象要优化、品质要提升,同时,优秀文化要保护和传承。面对众多发展需求,“路怎么走”非常关键。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锚定“五区五中心”的目标使命,掀起“打造产城融合和区域融合发展新标杆”的热潮。 荆州古城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系统整合各类资源要素,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积极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打造文旅融合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的示范片区。荆州大学城以打造“长江中游高教新支点、江汉平原科创动力源”为发展目标,加速建设以荆州科创办公、高教科研、文化创意为主的城市特色副中心。 沙市区作为荆州金融、商贸、物流和信息中心,谋划确定城市新客厅、关沮新城、白水滩湿地新城、沙东空港新城和长江城市展台五大重点功能区项目,不断扩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能级,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城区。 荆州经开区加快建设临港经济新片区,实施“城市提质”工程,立足“荆州工业振兴崛起主战场”“城区向东桥头堡”两大目标定位,奋力打造千亿级产业新城。 纪南文旅区围绕“弘扬荆楚文化”,做好“旅游+”文章,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 荆州高新区加速建设国家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农业科技产业园、新型创新技术产业园,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和高端宜居的生活环境。 沙市洋码头声名鹊起,荆街开门迎客,大学城中央公园惊艳亮相,古城小样板呼之欲出,城市新客厅、文化小镇相继开工奠基……荆州大地,尽情书写产城融合新华章。 荆州,迈着铿锵的步伐,从3000年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找到新时代发展之路。通过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文化与产业的结合,深化产城融合,不断开拓创新,荆州正释放出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的强大气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