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熊丹 裴蜀华 通讯员徐凯)4月15日,监利楚天粮油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台激光切割机正自动作业,将以往多道工序、多台机器、多个人工才能完成的工作一次性完成。 “1台机器能顶过去3台,原本10个人干的活,现在1个人就能完成。”楚天粮机公司负责人李胜军告诉记者,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换新,生产线效率更快、产品质量更高,目前企业生产订单已排到了今年5月份。 去年来,监利楚天粮机专注于生产专用风机研发和制造,先后研发出烘干机专用风机、激光专用风机等产品,现已配套全国65%的粮食机械生产企业,部分产品还畅销东南亚、非洲等地。 从传统手工到机械化生产,楚天粮机的华丽蜕变,得益于监利市近年来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一批传统企业植入创新基因“拔节成长”,成为该市创新发展“领头雁”。 3月中旬,省科技厅发布全省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结果的通知,监利市25家企业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5家,比上年增长70%。 “过去都认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门槛高,存在畏难情绪,部分企业即使有申报意愿,但难就难在对政策不了解、不会办。”监利市科经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卫东感触颇深,该局全方位摸排潜力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储备库”,调查、分析入库企业的优劣势和研发情况,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点对点全程跟踪指导,补齐申报短板。 监利市晶正电子是一家生产电子触摸显示屏相关产品的公司,起步早、有经验、重科技,但缺乏专利意识。该市科经局邀请专利代理机构开展专利申请指导,帮助企业挖掘产品创新点,突破专利申请“瓶颈”。2022年,晶正电子成功跻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