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版:01

明方向,探索楚文化融创之道
——楚文化赋能荆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评论之三

    □ 本报评论员

    首届楚文化节绚烂的烟花和曼妙的歌舞,给人们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楚文化丰厚奇伟的内涵和瑰丽雄健的外在,让人们叹为观止之余津津乐道;其穿越千年、魅力不减的时代价值,激发增强了荆州人民对故乡文化的自豪和认同。首届楚文化节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楚文化魅力,传承了楚文化精神,推动了楚文化发展,更是对传统文化赋能当代社会课题的一次深入研究,是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创新路径的一次有益探索,是文化以品牌力量助力城市经济的一次成功实践。

    把楚文化内容融入具体项目,荆州成功打造了“方特东方神画”;举办首届楚文化节,以楚文化品牌光芒的感召,荆州赢得千亿资金项目签约和一座电影小镇的奠基。文化赋能城市发展,荆州上下求索,已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产业项目,成为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提升了城市形象、增强了竞争力和吸引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荆州必须要继续打好楚文化这张王牌,探索文化产业融合途径,创新文化产业融合方式,把楚文化发扬光大,彰显时代价值。

    文化和产业融创发展,不是简单地圈一块地,建几栋楚式风格建筑,起几个具有楚文化特色的名称,就万事大吉。而是要把楚文化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创新,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和业态,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提升。

    故宫博物院和故宫文化创意合作,既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提升了故宫的品牌影响力;苏州园林和苏绣融合,既展示了苏州园林的文化魅力,也增加了苏绣的市场价值;茶文化和互联网联姻,既满足了年轻人对于茶文化的探索和体验,也促进了茶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楚文化有独步天下的楚绣、百剧之祖楚剧、风味独特的楚菜;楚文化有无数历史故事和名人、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俗风情、有个性浓烈的文化形式和创意表达,无数楚文化特色因子的星星之火,加以创新的文化体验,赋以科技的加持,必将燎原。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合作机制,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建立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等企业合作模式,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要致力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产品,让“荆州故事”走出荆州、走遍全国、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认知度和美誉度。

    泰山不让寸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探讨楚文化产业融创之道,要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有着悠久历史的荆州,不仅楚文化底蕴深厚,还有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三国文化,具有深厚生态内涵和开放包容特征的长江文化,为荆州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正能量的红色文化,它们和楚文化一起,构成了古城荆州的文化根脉、共同记忆和精神纽带,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时代发展,洪流滚滚。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彰显时代价值、造福社会、泽被人民,是全新的课题。作为楚文化核心区域的荆州,保护楚文化遗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构筑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为今天的人们创造美好生活,是荆州必须承担的责任。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获得经验与启示,充分发掘其内在的智慧和价值,以开放的胸怀积极推动楚文化创新发展,继续发挥楚文化的优势和特色,加强楚文化的创新和传播,打造更多高水平、高品质、高效益的产业项目,让楚文化成为荆州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靓丽名片。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