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特别报道

第015版:特别报道

致敬时代楷模 感悟榜样力量
——2022年“洪湖楷模”年度人物事迹展示②

    孝老爱亲

    大爱无声。是你们,用人间的大爱,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人间的至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无论天荒地老,无论沧海桑田,是你们的一颗颗赤子之心,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的道义!

    夏姣兰:有爱才有家小家有大爱

    夏姣兰,今年四十九岁,她和丈夫陈海兵1994年结婚,婚后他们东拼西凑开挖了一口30亩的鱼塘,公婆两老身体还好,帮忙打理鱼塘,丈夫是生产队队长,工作比较忙,家务事多由夏姣兰来张罗。1995年她女儿陈伊的出生,给家庭更是增添了无比的快乐,一家人生活虽然清贫,但也其乐融融。

    那是2000年10月,她丈夫的大哥突然意外去世,大嫂也离开了这个家,丢下刚上初中的侄女侄儿,一个14岁一个年仅12岁,无依无靠的侄女辍学了,侄儿整天以泪洗面,受到如此打击,本就年老体弱的二老一下子也病倒了。这个打击如同晴天霹雳,夏姣兰顿时感觉家里的天都塌了。

    那一年她的女儿5岁,看着女儿在自己身边开心撒娇,她想到侄儿侄女却没有爸妈了,缺少了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亲情和关爱,夏姣兰的心如刀绞……这一刻她毅然决定,要给侄儿侄女一个家。她知道,家中二老指望着她,丈夫指望着她,伟大的母性、女人的良知不容许她有第二种选择。那一天,她这个不足80平方米的房子里多了两张床,从此她的肩上也多了两份沉甸甸的责任。她和丈夫义无反顾地把侄儿侄女送到了学校,开始了他们省吃俭用照顾着年迈的二老、抚养着年幼的三个孩子的艰难日子。这其中的艰辛,千言万语也不足以表达,家中揭不开锅的窘迫、手里拿不出一分钱的无奈,常常让夏姣兰欲哭无泪。

    她时常对人说,她永远都记得,在她们最艰难最无助的时刻,党组织都会记得她们,领导都会及时地出现在他们身边。一壶油、两袋米的困难慰问,一个书包、几支笔的学习礼品,100元、200元的资金救助,邻里乡亲也不时送过来自家孩子们用过的旧衣服、旧鞋帽……每次她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组织的关怀,领导的鼓励,乡亲们的帮助,时时刻刻都激励着她们一家艰难前行。

    慢慢地,乌云散开了,太阳出来了。侄女侄儿走出了阴霾,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了。2002年4月,她家里也添了新成员,儿子出生了,一家八口的生活,在老人孩子的笑声中渐

    渐的平静了下来。

    一家人在组织关怀和邻里的帮助下,相互扶持着一路走来,虽然艰辛,却也值得。侄女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侄儿也研究生毕业,找到了满意的工作。2015年正月他们为侄儿筹办婚礼,在主婚台上当着所有亲朋好友,侄儿侄媳叫了他们一声“爸爸,妈妈”。乡亲们都记得,他们两口子当时哭地稀里哗啦……这泪水饱含着幸福和快乐,也有着些许的辛酸。这一声爸爸妈妈,让他们感觉所有的酸楚和苦痛都没有了,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如今,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每逢节假日,四世同堂,一大家子欢聚在一起,相互关爱,欢声笑语中夏姣兰总是会忍不住流下幸福的泪水……她说:“我们一家人的经历,说明了一个颠簸不破的事实,有党才有家,有爱才有家!我会以这家风家训教育我的孩子,永远不能忘记党的关怀,永远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朱光菊:不离不弃守护小家

    2009年刚满21岁的朱光菊,遇到了她生命中的另一半——陈亮,两人惺惺相惜,相约患难与共。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嫁进了峰口镇直岭村陈亮这个特殊的家庭:公公陈光才疾病缠身,只能偶尔打打零工补贴家用;婆婆年事已高,在家看顾几亩责任田;二弟陈小亮身患血友病,三级肢体残疾;三弟陈文俊三十有余,也尚未成家。

    2013年,丈夫陈亮在上班途中突发骨折,在武汉同济医院确诊血友病(轻型),俗称玻璃人。丈夫确诊后,朱光菊不禁感到天昏地暗,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她一个弱女子,如何能承担起家庭这么重的担子?可是一想到和丈夫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她很快振作起来,选择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陪他一同接受治疗,照顾一家老小。为了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她开始没日没夜地工作,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慢慢地,朱光菊学会了给丈夫注射药物,照顾丈夫的每处细小的生活需求,因为她的不离不弃,夫妻俩的平淡又坎坷的生活得以继续。

    2014年,陈亮术后并发症,需要拄拐才能走路,朱光菊每个月陪着跑医院,整整一年多,扛行李、跑窗口、做检查,甚至献血……任劳任怨,无微不至。但天不遂人愿,根据当时的医疗条件,病情无法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只能回家接受保守治疗。

    2017年,为了鼓励丈夫燃起生的希望,为了凝聚这个家庭与不幸抗争的力量。经过反复咨询专家后,她冲破各种阻力,义无反顾诞下他们“爱情的结晶”。有了孩子后压力也更重了,儿子断奶后,朱光菊便开始打零工,补贴家用,照顾老人和孩子。

    2021年,丈夫陈亮的并发症隐患急转变坏,伤口破裂,大量出血并发严重感染,因为病情属于疑难重症,医生都无能为力。朱光菊一个人往返于各大医院,恳求医生收治,一次次被拒绝,一次次失望。每当陈亮要放弃的时候,她也不忘鼓励丈夫:“陈亮,你一定要好好活着,儿子不能没有爸爸,我也不能没有丈夫,家里也不能没有你这个顶

    梁柱,就是把钱丢到水里不起泡,我一定要把你从阎王那里拖回来”。在她的坚持下,终于广州南方医院收治了陈亮,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九死一生,陈亮却付出了失去一条腿的代价。

    一家两个血友病患,每个月还需要5000多元的医药费,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她几乎连轴转,得不了一刻的空闲。一大早,她早早起床为丈夫儿子做好早餐,服侍儿子丈夫过早,送儿子上幼儿园,接着马不停蹄地赶到白庙小街上做手工缝纫活。中午,急匆匆赶回家,安排好丈夫儿子的午餐,再赶回去工作。傍晚,安排儿子晚餐,帮助儿子丈夫洗漱,再开始赶活到深夜,每天像个不停摆闹钟一样,不停重复她那一日也不停的早中晚“三步曲”。

    勤奋善良的好媳妇朱光菊的行动也感动了十里八村,乡亲们每每提起她不得不竖起敬佩的大拇指。

    诚实守信

    以诚为本,初心不改。他们用行动诠释这个时代最赞赏的诚信,一颗诚实之心,一路向上向善,他们让诚实守信成为人生的风向标,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陈伏林:诚信立企行稳致远

    湖北长江石化设备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位于湖北省洪湖市府场镇,资产总值5.5亿元。公司从事石油化工设备研发、设计与制造,是湖北石化装备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陈伏林,湖北长江石化设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多年来,他靠着“诚信”二字,从农机厂小木匠,成长为龙头企业董事长;他带领小企业,跻身洪湖行业翘楚。1940年出生的陈伏林,以诚信为点金石,开辟湖北省石化专业设备制造行业新高地。

    顾客至上,诚信是对客户的一份承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先解决顾客的生产,再调查分析设备故障。”是陈伏林对客户的承诺。2003年,福建一家炼油企业的换热器出现故障。陈伏林得知后立即下达指令,不计成本在最短时间内赶制新机器发给客户,最终挽回了客户损失。

    在大规模的企业改制后,民营企业所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产品利润越做越薄。彼时,市面上开始出现通过偷工减料获取利润的做法,公司部分管理层不禁向他建言效仿,被他严词拒绝。“欺骗有可能获得一次蝇头小利,但它会失去永远的市场,谁都别想干这偷工减料的行当!”

    为了坚守企业诚信经营理念,创建企业诚信文化。他领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工作中杜绝虚报浮夸、好大喜功之风;围绕诚信文化开展学习、讨论等团队活动。正是凭借着对客户忠诚、对自己严格、对市场负责的营商态度,湖北长江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曾获评“十大全国防腐蚀最佳诚信企业”,六次被湖北省表彰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诚信单位”。

    心怀感恩,诚信是他对国家的一份义务。他常说,没有国家的强大就没有企业发展的前途。不偷税,不漏税,不拖欠税,依法纳税,诚信纳税是公司对国家的一份职责和义务。有一次,财务人员向他反映“公司的流动资金紧缺,如果缴纳税款,会影响到公司原材料的采购和员工工资的发放,是不是考虑向税务局申请延期申报?”他当即表态,“该上缴的税费一分钱也不能少,更不能拖!”

    为保障依法纳税,他要求公司全体财务人员认真研究各项税收政策法规,学税法、知税法、懂税法、守税法,以“日清日高”的态度保证财务、税收数据及时准确,保障依法纳税的实效性和准确性。

    作为知名企业家,他曾荣获“全省国税百佳诚信纳税人”称号、企业被评为“全省地税模范纳税人企业”“全省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企业”,并多次被荆州市、洪湖市表彰为“纳税光荣户”。

    饮水思源,诚信是他对社会的一份责任。民营企业就是人民的企业,陈伏林一直致力于发展产业,造福百姓,力求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荆州市、洪湖市的人大代表,陈伏林十分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利用他的影响力,他常常在两会等多种场合为乡亲们的“急难愁盼”鼓与呼。

    2014年,他了解到府场镇与监利市网市镇之间公路已修建多年,道路不仅窄,弯道多,坑坑洼洼,还没有提示牌,成为洪湖西部交通的“盲区”,不仅不利于群众出行,也阻碍了工业园区发展。年初两会期间,他便建议升级改造洪湖市府场镇至监利市网市镇公路,打通府场镇、曹市工业集群连接随岳高速的快速通道。9月,府网公路便动工兴建,许多群众知情后,无不感慨为当地解决了一件“老大难”。

    作为洪湖市优秀企业代表,他热心公益事业,在修桥修路、抗灾捐款、扶贫帮困、资教助学等公益领域投入达500多万元,用实际行动唱响了公益之歌。

    以诚为本,以信立业。陈伏林用诚信赢得客户的信任,市场的认可,一笔又一笔大宗订单接踵而至,即使在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的不利环境里,仍然保持产销两旺的喜人成绩。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诚信对企业生存的根本性作用。诚信必将在当今社会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诚信立业的所有企业保驾护航,照亮企业的

    无量前程!

    王文娟:诚信铸就洪湖“青泥巴”

    王文娟,出生在湖北天门市农村,一个外嫁到洪湖的农村妹子。

    在困境中用诚信坚守品质。2009年王文娟嫁到了洪湖,婚前为了给婆婆看病丈夫杨晶外债缠身,又不方便去外地工作,他们一下就“困在”了洪湖。面对困境他们每天在想,究竟做点什么能尽快还清外债呢?想来想去,缺少人脉、没有资金,做什么都不行。

    在困境中,王文娟想到了洪湖盛产莲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家里的洪湖莲子放在网上销售。

    王文娟抱着一定要选最好的洪湖莲子信念,骑着自行车考察了洪湖好几个以莲子闻名全国的村社,深入了解莲子的生长、采收、加工、储藏的全过程,对于莲子的品质有了第一手的直观认识。那时,王文娟就定下了规矩“一定要选购生长环境最好、采收最适宜、加工储藏最放心的莲子,不仅如此,还一定要优中选优,必须尽可能地剔除掉瘪子、小子、烂子、坏子,一定要把最优质的洪湖莲子提供给消费者”。

    但是,坚持品质意味着成本和价格会稍微贵一些,王文娟每个月收到的订单都寥寥可数,面对销售困境,王文娟没有动摇坚持品质的信念,随着她的不断坚持,相信她的人越来越多,订单也开始多了起来。

    王文娟收获信任,暂时摆脱困境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帮助丈夫还清多年的外债。

    用诚信塑造品牌增加农户收入。为了增加品类,王文娟想到了洪湖莲藕,但是因为质量参差不齐,又缺少强有力的品牌,当时的洪湖莲藕大部分在本地销售,而本地市场有限,洪湖莲藕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藕农收入有限。如果能塑造一个全国著名品牌,不仅可以解决莲藕的销售,还可以提升洪湖莲藕价值,帮助农户增收。

    为了塑造洪湖莲藕品牌,王文娟组建了青泥巴团队,开始塑造推广青泥巴莲藕。品质是品牌的基础,为了提高品质,王文娟走访农户,查阅资料,根据莲藕的生长地块、

    年限、大小、品相、部位、口感等因素,收集了1000枝莲藕的数据,对莲藕进行打分排名分级,根据不同的质量制定不同的价格,绝不以次充优。

    王文娟给莲藕划分质量等级,让客户明明白白地选购,既方便了客户,又推广了洪湖青泥巴莲藕品牌。王文娟诚信经营不仅回头客越来越多,而且吸引了大量的媒体报道,中央电视台对王文娟的青泥巴藕进行专题报道,《青泥巴里出粉藕》《青泥巴里长出的赚钱宝贝》《能粘钱的青泥巴》《裹着青泥就卖的藕》《莲藕裹青泥,身价翻几番》……累计时长超过了5万秒,折合成推广资源超过1亿元,推广塑造洪湖青泥巴莲藕的同时,直接带动洪湖莲藕的整体知名度,洪湖莲藕价值也迅速提升,由过去1元/斤提升到4-30元/斤,藕农的收入也成倍增长。

    王文娟坚守品质,推广的洪湖青泥巴藕先后荣获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产品、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洪湖好网货,经营的洪湖市青泥巴食品有限公司获洪湖市诚信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