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江陵新闻

秦市乡引导非公经济人士
积极为镇域经济发展引智献策出力

    本报讯(通讯员施慧敏黄有鸿)近年来,秦市乡牢牢把握“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基层商会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镇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

    在秦市乡廉韵馆,一个个违规违纪典型案例深深影响着民营企业家。廉韵馆作为秦市乡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与非公经济人士交流之家(商会)、活动之家(阅览室)共同组成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搭建联谊交流、抱团发展平台,成为非公经济人士的“温暖之家”。

    “温暖之家”被非公企业家们亲切称为“小家庭”。为了大力弘扬“吃水不忘掘井人”精神,非公企业投入近40万元,多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心福利院老人、帮扶困难学生等活动,仅张公垱村,非公经济人士设立“张公垱学子助学金”,已累计资助优秀学子8人、困难学子10人。

    近年来,秦市乡充分发挥“娘家人”作用,积极为非公经济企业搭建交流发展平台。同时,整合产业扶贫、软弱涣散村整治资金500余万元,支持众森水产、达丰农业、谦睿稻虾、隆兴湖鸭业等非公企业发展。目前,秦市乡已有农业龙头企业29家,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余万元,带动群众就业2000余人次。

    秦市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本土非公经济人士作用,引导他们主动为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牵线搭桥。目前,已提供招商引资线索10余条,总额超2亿元,促成众一生物、众森水产、晟湖丰等项目签约投产,为家乡镇域经济发展引智献策出力。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