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通讯员汤丽)5月5日,胜利街道第二代表小组在王板桥社区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小组活动。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座谈,人大代表了解到,2019年以来,沙市区中心城区283个老旧小区已有212个完成改造工作,老旧小区面貌普遍焕发新生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极大提升。 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持续推进,改好了谁来管、怎么管等一系列问题成了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去年11月,在王板桥社区党委的领导下,老旧改小区成立了业委会和监委会,今年又引进了物业公司,从3月起开始收取停车服务费。对于有序推进的简易物业管理,绝大多数群众给予了理解和支持,但也出现了极少数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为了摸清群众的“不满意”和“需求点”,代表小组成员经过商议,决定分成3个代表小分队,进一步深入群众,听取群众心声。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代表们带着笔记本纷纷深入群众,与大家拉起家常,畅谈小区治理。走访中,第一分队的杜芝凤、彭湃、司永华三位代表了解到,居民普遍对老旧小区改造后的收费问题十分关注,代表们随即就哪些项目可以收费,怎样制定收费标准等与群众进行了深入交流。第二分队的严君、毛国庆、文春艳三位代表认真听取了居民对小区物业管理的建议,记录下大家对小区建设的每一条好建议。第三分队的李荆萍、韩继、廖斌三位代表则把如何通过多部门联合共建来促进小区后期管理作为重点,与群众进行了热烈探讨。5月8日,代表小组的成员再一次碰头,大家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梳理收集问题,最迫切的心愿是要将这些第一手收集的情况反馈到有关部门。 5月9日上午,在沙市区人大常委会的组织下,第二代表小组的10名市、区人大代表与沙市区住建局负责人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管理工作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局长·代表面对面”活动中,代表们就老旧小区车位不足、居民观念转变难、业委会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与住建部门同志进行现场交流。 随后,在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代表们还实地走访了立新街道东岳小区、中山街道长港路西片区、胜利街道红房子小区等5个小区,全面了解全区老旧改小区在组建业委会、监委会及物业管理等方面开展的探索实践和面临的困难问题。 “小区建设‘三分建,七分管’,不仅需要‘改’带来的‘一时好’,更需要‘管’带来的‘一直好’,让改造成果持续造福于民,我们人大代表必须有所作为。”参加活动的区人大代表、胜利街道第二代表小组组长杜芝凤说到,“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行动’的安排,持续关注这个民生热点,努力提出高质量的建议,为全区推进老旧小区‘两组建一覆盖’工作贡献代表智慧和力量。” 沙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明峰表示,当前,全区649名四级人大代表已全面开展回选区与选民见面、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区人大常委会将紧紧围绕“聚力共同缔造”活动主题,聚焦民生“小切口”,不断创新搭建代表履职平台,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贯彻落实到代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为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奋进百强进位新征程贡献人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