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综合·健康

沙市区:
政务服务“三下沉”便民服务“暖人心”

    本报讯(记者周蓉陈丹通讯员符秋实)“没想到在‘家门口’一个窗口就能办理医保和社保业务。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办结,也不用跑多次,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沙市区岑河镇便民服务中心,姜先生对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由衷点赞。

    近年来,沙市区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持续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大力推行政务服务资源、平台、服务“三下沉”,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向镇(街道)、村(社区)延伸,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程度。

    资源下沉,深化“就近办”服务。全面梳理涉及人社、民政、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相关事项,下放到镇村两级进行办理或受理,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将70余项“一事联办”事项延伸至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进一步减少群众的跑腿路程和次数。打造“有标识、有制度、有场所、有设备、有功能、有队伍”15分钟“便民利企圈”,持续深化“就近办”服务。

    平台下沉,夯实“线上办”根基。为镇(街道)、村(社区)两级配置电子政务网络,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五级联通。常态化开展网络故障排查工作,保障政务网络运行顺畅,不断夯实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根基。推进镇(街道)、村(社区)两级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畅通便民信息线上查询渠道。

    服务下沉,提升“综合办”能力。围绕提升政务服务专业技能、服务意识、综合素养、创优能力等,对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跨领域”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综合受理、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基层便民服务由专窗模式向综窗模式转变,目前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综窗比例已超过70%。在镇(街道)、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场所配置满意度评价器,设置“群众评”二维码,及时搜集办事群众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效。

    下一步,沙市区将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三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级,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