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通讯员胡霞 李祥方老师执教无人机实践操作课。 “科学课要聚焦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核心素养,科学教师要做学生科学素养的引路人。”日前,监利市第21期“名师大讲堂”暨李祥方科学名师工作室主题研讨活动在章华小学举行。 起飞:点燃学生的科学梦想 “3、2、1,起飞!”随着一声令下,6架无人机在操场上空爬升、盘旋、翻转、穿越……在学校操场上,李祥方老师带领学生展示了精彩的无人机操作课程。 郑天浩同学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长大当一名航天员,保卫我们的国家!” 在计算机教室,四年级学生正在进行无人机电脑编程。潘金涛同学说:“无人机电脑编程,让我对学习科学充满了向往。” 特级教师邓从新老师介绍:“李祥方科学名师工作室以无人机编程课程为抓手,依托STEAM和创客教育开展科技教育实践,通过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研讨室,国际教育联盟(AAFIE)青少年编程专家、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跟着悟空学编程》主编魏小涛,为科学教师作了《创客教育常态化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的专题讲座。 近年来,监利市章华小学建有500平方米的创客基地,成立了“无人机”兴趣社团,开设有机器人制作、无人机制作、小学图形化编程、创意制造等课程,56名同学在省级大赛中获奖,学校被授予“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特色学校”“湖北省信息化示范学校”称号。 “我们要在学生心灵播下科学的种子,让他们从小树立伟大的科学梦想。”章华小学校长彭义表示。 实践:让学生爱上科学课 “同学们,小灯泡为什么会亮呢?”在四年级科学课上,袁敏老师执教《简易电路》,他以问题快速导入课题。 随后,袁敏老师紧扣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预设探索,把教学内容层层引向深入。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夏文钧同学说:“科学实践课,让我感受到科学的神奇魅力,让我爱上了科学课。” 李祥方科学名师工作室以《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南,以科学课堂教学为基础,以NOC电脑制作机器人实践活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等为重点,聚焦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他辅导的科学实践活动作品《废旧电池的利用调查报告》荣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22名同学在省、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章华小学被授予“全国青少年体验实践活动试点单位”称号。 研究:激活教师的内驱力 研讨活动围绕“培养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策略研究”这一主题展开。活动以创客课堂、科学课堂为载体,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合作导向的原则,设计了共创式团队研讨任务单,开展体验研修。 根据不同话题,研讨活动划分为6个小组,各小组设置主持人、金话筒、记录员、点赞器、计时器、材料员等,合理分工。通过关键词、支架式、总结式等方式,对研究课展开研讨、合作展示。 “共创式研修,让每位教师平等对话、充分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研究的温度。”陈婧老师说。 “观摩评议单,打破了以往的评价表、评分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内容和研究关键点,通过小论文、小案例、小访谈等形式呈现,让我们的研究找准了研究方向,找对了研究路径,找到了表达形式。”尹秋红老师深有感触。 “工作室研讨活动,聚焦学生科学素养,着力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激发了教师的研究热情,激活了教师的内驱动力。”刘艳老师认为。 “此次活动,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和研讨展示中充分运用,将信息化教学与科学课完美结合,其本身就是科学素养的体现。”市电教馆创客活动负责人徐鹏为活动点赞。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李祥方科学名师工作室开展培养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策略研究,方向明确、内容丰富、研究精准、形式新颖。”监利市教研室副主任胡思礼总结点评时认为,此次名师工作室活动有利于全市各小学形成科学研究的聚集效应,引导更多的教师争做学生科学素养的引路人,培养更多的未来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