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进一步弘扬执着坚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树立典型,推动全市广大职工广泛传承工匠精神,增强创新意识,立足本职岗位、努力提升技能,为洪湖加快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打造融入武汉都市圈样板市作出更大贡献,本报特开辟专版展示“洪湖工匠”和“洪湖市职工创新工作室”风采,进一步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王杰: “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他是一名村书记,也是一名网红“胖书记”。他埋头苦干,带领村民打基础、育产业,运用抖音等新媒体,打开网络销售渠道解决农副产品“卖难”,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书记”,他就是戴家场镇戴家场村党支部书记王杰。 一个三脚架、一部手机,一桌子的洪湖土特产……下午四点半,忙完一天的工作,王杰和助手在村委会门口架起简陋的直播设备,简单准备后,“胖书记”王杰上线了。直播不到半小时,后台数据显示,王杰的直播间订单成交额已突破万元。 38岁的王杰,在外经商多年,2021年回村当选为戴家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戴家场村一无产业、二无集体经济,如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王杰将目标瞄准了自媒体。 他说:“想通过自媒体方式,为家乡做点事情。希望有一天能够壮大村集体经济,然后带领村民,去发展一个属于我们村的产业,逐步地创建我们村的‘一村一品’。” 做自媒体,说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如何写文案、如何拍摄、剪辑……王杰都是从零开始。 从2022年3月起,王杰花了3个月时间,潜心研究视频文案、拍摄和剪辑。又花了4个月时间,每天发布短视频推销自己、积累粉丝,不断摸索流量密码。 王杰说,从0到1很难,从1到10却相对简单。村党支部书记的身份,加上300多斤的体重,“胖书记”走红了。到2022年11月底,王杰的抖音账号已经拥有近5万的粉丝量。他也迈出了直播带货的第一步。 直播带货不仅为村集体创造了收益,同时还带动本村及周边村10余人通过抖音带货实现收入翻番。 虽然时常遭受质疑和嘲讽,他却始终坚持做自己,坚持为本地特色农产品代言。“我直播的时候,屏幕上面经常有人说‘哇,看你这个体型,看来村里油水挺足的。’我们要有底气去面对这些质疑,当我面对这些键盘侠和小黑粉的时候,我很喜欢他们,他们来到我的直播间,也是在给我做数据。”王杰说。 单打独斗毕竟力量有限。眼下,王杰正在与一家电商企业合作,在选品、直播、推广等方面交互合作,探索跨镇村书记——直播平台——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电农融合产业发展模式。 洪湖物产丰富,王杰希望通过直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一起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带动村民积极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以点带面,推广洪湖农产品,构建“一村一品”。 “在未来,我会把我们湖北这些有地域性、标志性的农产品,都带入到我的直播间,把它推广出去。”王杰说。 王飞: “匠心”源于对工作的热爱 今年37岁的王飞,是湖北远春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焊工班的班长,他在湖北远春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了整整15年。15年前,当时刚走出校园的王飞遇到湖北远春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大量招工,就这样王飞成为了公司铸造车间的一名焊工。 作为铸造车间的普通焊工,王飞有一种探索精神。有空的时候,王飞就会向老焊工请教各式各样的问题,也经常与同事交流经验、相互学习,练就出一身过硬焊接的技术。他面对问题勇于钻研、善于用脑,问题越难钻得越起劲。多年来,靠着一股子钻劲,他取得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对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工友介绍,王飞太爱钻研,记得有一次车间设备因老化经常出现隐性故障,时好时坏,一般维修人员无法判断出现故障的原因,王飞一连几天吃住在车间,反复观察设备运行状况,详细记录各种数据,直到查出设备故障原因。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的同时,他带领20多名专技人员,潜心学习焊工业务知识,提升实际操作水平,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焊接合格率达到100%。 2022年4月,厂里接了一批外地公司做容器罐的订单,要求在30天内完成。在工期短、任务非常紧迫的情况下,为了顺利完成订单任务,王飞带领焊工班的同志不分日夜赶工,累了就在厂里睡,饿了就在厂里吃,出了问题当场解决,绝不拖延,经过22天加班加点地赶工,最终高质量完成了订单,帮助公司获得了口碑。截至2023年4月,湖北远春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已上缴税收3800多万元,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王飞作为焊工班班长,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公司扩能技改项目、搬迁改造项目、新建项目、硫酸锅炉检修等等,在这些技改大修中,王飞发挥了重大作用,他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整改措施,努力践行着自己的工作职能职责,积极提倡回收利用、废旧翻新、节约成本,给公司带来了很大收益,“节约从点滴做起”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节约公司的每一寸钢、每一块铁,精打细算,节约成本,每次焊接做到精益求精,认真地研究生产工艺,不仅把设备做好,还为企业节省原材料。 生产填料成本每吨几千元,王飞在生产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降低成本,他提出了焊接改进建议,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减少了不良品的发生;改良了外壳焊接工艺缩短了大口径产品的生产周期,并在外观质量上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在他的带动下,公司每一名职工都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仅此一项,每年为公司节省材料成本2000多万元。 王飞在车间与家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中,坚持把学习挤出机生产知识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把自己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学理论、钻技术、结合车间实际反复推敲,在知识的海洋里进一步充实和提高自己。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他的生产一线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也正是这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深刻体会,使他在艰辛的工作学习过程中找到了快乐和自信。 “如果说我有一颗‘匠心’的话,那一定是源于对工作的热爱。”王飞说,“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把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我很庆幸十多年来自己始终保持住了这份热爱。” 陈国平: 二十三载铸就洪湖制药领军企业 二十三年,征途漫漫,二十三年,弹指一挥间。时光见证了济安堂药业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制药作坊,成长为如今洪湖最大的制药企业,作为掌舵人的陈国平,将满腹才情融入公司发展,用严谨和拼搏推动公司的起航与发展。 2000年,满怀激情的陈国平买下了已经濒临破产的洪湖生物制药厂,信心满满的他准备大干一场,然而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产品的研发投入超出了陈国平的想象,一个销售额不到百万的药企,研发一个新产品所需的资金至少千万,这让他力不从心,于是他将目光转到了制药厂原有的一种特色产品——滋补水鸭合剂上,但是当时这个产品卖得并不好,用户使用体验感很差。 滋补水鸭合剂由于没有加任何添加剂,喝着很腥。为此,陈国平成立了以他命名的洪湖市第一家生物制剂工作实验室,他亲自上阵,带领几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解决滋补水鸭合剂口感差的问题。 最终,滋补水鸭合剂成为了企业的救命稻草,一经上市就反响热烈,甚至登上了央视的节目,这个产品成功让济安堂起死回生。 通过滋补水鸭合剂的研发经验,陈国平不断扩大研究室规模,不断引进各类技术人才,增加研发投入,济安堂药业药品品类不断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现在,济安堂药业已经跃居洪湖最大的制药企业,对于未来发展,陈国平有信心将济安堂药业打造成洪湖制药龙头企业,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公司整个年销售基本上每年递增20%,到去年我们年销售额达到了1.7亿,今年预估可以到2.2亿的年销售额。未来随着我们技改项目的推广,估计在五年之内,将成为销售10个亿的制药企业。今后我们要向大健康产业这块发展,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中医药集团。”陈国平说。 杨福元: 扎根一线勇于创新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杨福元自入职湖北华贵集团以来,潜心钻研,扎根一线搞创新,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为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福元是一个从事食品企业管理20年的职业经理人。2017年加入湖北华贵集团,兢兢业业6年间,把湖北华贵集团做成了洪湖人为之骄傲的企业;把洪湖莲藕做成中国莲藕第一品牌。 当初杨福元加入湖北华贵集团时,湖北华贵集团还是一个很初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也很单一,只有藕带一个产品,为解决企业发展瓶颈,他开始积极探索企业多元化发展之路。 为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杨福元带领企业全力推进“洪湖莲藕”的产业发展,投资建设莲藕智慧农业示范园区、联合搭建院士工作站、成立515科技产业推广中心,一步一步慢慢发展,积极研究藕带、莲藕等系列的产品。 随着生产和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定制产品越来越成新时尚。对此,华贵集团智能工厂应市场和消费的新需求,利用本地丰富的水生蔬菜资源和自身优化的生产线,主动开展以满足下游客户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全方位服务,在包装和质量上满足客户。 智能工厂建成了之后,奠定了整个莲藕行业里面高标准、高要求、高净化的一种食品安全环境,同时也对公司取得国内外中高端客户的订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湖北华贵集团始终在引进高管人才、培训中层管理、提升基层员工规范操作能力、引进全自动化生产设备打造智能工厂上持续发力,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湖北华贵集团未来依然还会坚持“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经营发展理念,把“洪湖莲藕”一个极具湖北特色的农产品推广到全世界。同时,湖北华贵集团未来将会在食品创新上下功夫,向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的预制菜和养生产品发力,十年实现百亿销售的目标,让湖北华贵集团变成一家科技力量强,产品品质高,品牌美誉度高,行业影响力大的国际化企业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