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文化荆州

中国首次发现的战国实用双齿耒耜

    □ 张卫平

    耒耜,先秦时期的一种粗糙的原始农具,是将耒与耜合并成为一个农具的两个不同部件。

    1979年,荆州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楚国故都纪南城遗址内的一座古井之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楚人制造的古老农具——耒。

    其实,“耒”在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曾经出现过。《易经·系辞下》中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

    在此之前,“耒”究竟是什么样子,现代人不得而知。考古人员发现的这件传说和文献中的“耒”全长109厘米,柄长59厘米,齿长33.5厘米,柄用木头做成,上细下粗,上圆下近方,上部稍向后曲,下部有二齿,齿略向前弯,柄和齿间作成近方形的板,以利脚踩。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木齿的末端,套有铁口,铁口呈凹字形,刃部弧形。

    也许是因为经常使用,这件耒的双齿非常光滑,铁口的出现,证明了战国时期的中国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制铁技术。

    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使用的农具。从农具的材质来看,最早的是木器、骨器和蚌器,然后又是铜器和铁器。楚国农具发展,走的当然也是这一路径。

    考古发掘与文献资料表面,早在殷周之际,先民们就已经用木制原始农具代替了石制、骨制的农具。“耒耜”,是“耒”与“耜”的结合体,在横木之下设计有刃,农人在翻挖土时用脚踏在耒耜的横木上,利用身体的重量把耜刃压入土中。

    从荆州纪南城遗扯出土的这种双齿下端与凹字形铁口相接的木质器具,历经2000多年仍能保存下来,显得特别的弥足珍贵。经过文献检索,专家发现保存较好的实用双齿耒耜的发现,在全国还是首次,为探索楚国农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无独有偶。考古人员还先后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和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了骨耜与木耒耜各一件,分别为距今4000多年或7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证明,“耒耜”是远古时代水稻耕作的主要工具。

    “秉耒抱插”“蹠耒而耕”与“作耒耜”“修耒耜”……都是古代文献中关于“耒耜”的一些记载。“双齿”“套铁口”,是荆州出土“耒耜”的主要特点与时代特征,除了在纪南城发掘出土的三件“耒耜”实物外,在荆州凤凰山167号汉墓中出土“抱耒木俑”,也是中国农具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是楚人“对新石器时代先民农作工具的一种继承”。

    耒耜经过经历漫长的历史阶段,才由骨质、木质发展到金属套口。楚国位于云梦古泽,水田众多,耒耜双齿中间有空隙,在翻耕土时,水可以从双齿中通过,减轻了水的阻力,其功效远远高过其他农具,直到汉代仍在楚地广泛应用。

    对此,武汉楚史研究专家程涛平先生说:“楚国的农业一直是以耒耜耕作为主。从耜在楚国农业中所占据的实际上的主导地位来看,我们把楚国的农业称之为“耜耕农业”,也是毫不过分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