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荆州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中国银保监会荆州监管分局、荆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荆州市金融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出台“十条措施”。 加大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将预制菜产业列为重点信贷投放目标,扩大对预制菜产业的信贷投放。 重点支持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及预制菜产业链企业。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合理设计预制菜企业的贷款期限,加大长期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产业链融资配套措施 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推进全产业链培育,对预制菜企业上下游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原材料贸易商、产成品经销商等提供一体化金融支持,推动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围绕省、市重点扶持的头部预制菜企业,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供应链金融。 扩大首贷和信用贷款覆盖面 用好“楚天贷款码”等线上融资服务平台,发挥“首贷服务中心”等线下融资功能,积极宣传引导预制菜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平台提交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及时响应,提高融资办理效率,扩大首贷和信用贷款覆盖面。 增大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力度 引导和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为预制菜企业创新推出金融专项产品,探索创设预制菜特色保险,加强保险保障,推动金融保险与预制菜产业有机融合。 鼓励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推广订单、仓单、存货、专利权、商标权等动产和知识产权抵质押融资方式。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提供高效便捷的账户服务。 落实降本减费优惠政策 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银行机构为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 引导银行机构通过实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减免手续费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积极推动将预制菜企业纳入各类财政贴息、奖补范围。 探索风险分担补偿信贷模式 鼓励金融机构强化银担合作,探索实施“见担即贷”“见贷即担”模式。 为符合条件的预制菜企业提供增信,提升企业信贷获得率。 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推动成立荆州预制菜产业发展基金或行业性担保基金,切实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 强化政银企融资对接机制 产业主管部门定期梳理预制菜产业全产业链企业经营主体名录及金融服务诉求,并向金融管理部门推送。 组织开展“走万企提信心优服务”等活动,积极响应企业需求,强化政银企对接。 设立“不能贷”热线电话,专门受理市场主体在融资过程中不能贷、不易贷等问题,热线电话设在人民银行荆州市中支(电话号码为0716-8516763)。 建立人民银行荆州市中支、荆州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荆州银保监分局、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协调会商机制,协调解决预制菜企业融资中的困难和问题。 鼓励运用多元渠道直接融资 鼓励引入多元社会资本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筛选一批预制菜企业纳入荆州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重点培育,引导一批预制菜企业到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加快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推广跨境贸易融资便利化政策 支持银行机构将参与意愿强烈、笔数多、信用好且符合条件的预制菜优质企业纳入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 支持预制菜企业充分利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政策从境外借入低成本资金。 鼓励银行机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便利预制菜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 加强数据统计和跟踪问效 建立预制菜产业专项金融统计机制,定期对产业金融数据开展统计分析。 建立金融机构支持预制菜产业效果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作为金融管理部门有关差异化管理政策的重要参考。 |